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下城子镇第二小学校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下城子镇第二小学自承报国家级十二五总课题组以来,我校确立了《小学生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科研子课题,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积极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数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教学理论学习和座谈,并聘请教师进修学校王云兰主任和下城子中心校德育教研员熊元臣老师来我校讲座,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记录自己的听课心得,形成文字材料。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在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学习的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新课标解读》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主要明确了两个最根本的问题:1、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教学效果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反馈结果进行细致整理和分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许多问题都是非常中肯的,也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为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2、课题组教师对所任教的学年课本内容归纳整理,广泛收集素材,按照教材的内容,形成有实效性的文字材料。3、本学期课题组教师每人上报一份学科渗透课,可以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相关材料,学科渗透课中体现教师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目的及方法,优化了教学效果。4、结合理论学习,在我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成长课”展示活动中,参与科研的实验老师结对子,师徒两人共同设计一节课,由其中一位教师作课,每一节课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个人的特长,对暴露出来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的调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这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各方面因素很多。小学生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既可以完成的,它须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提高数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实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小学生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再上新台阶。科研课题汇报题纲下城子第二小学一、课题介绍我校科研研究的课题是:《小学生优秀学习习惯的养》。英国著名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说:“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样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然而当前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缺少有效的策略,随意性比较大,致使学生较难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出现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动机缺乏的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研究这样一个课题。研究目标是健全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评价标准,努力探索形成小学生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二、实验课题的重难点2010年开始进入课题准备阶段,寻找研究方向,起草课题实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