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单位在输电线路设计审查阶段的工作要点1、引言为提升输电线路本质安全水平,近年来,国网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六防”管理、标准化线路建设、重要输电通道风险评估、“三跨”反措等。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提升线路本质安全,关键抓源头(规划、建设阶段)。生产准备覆盖工程可研、设计、建设及竣工投产全过程。生产准备模式: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统筹安排、逐级落实。各级运检部为生产准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各级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为生产准备的技术支撑单位,运检单位为生产准备的实施主体,运检班组为生产准备的具体执行者。近年来,各省公司生产准备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为设备本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在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基础上,持续挖掘潜力,提升生产准备工作管理水平,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下面就运维单位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设计审查阶段应开展哪些工作?工作要点是哪些?如何落实各种要求等,与各位一起探讨一下。▲基本要求:1.工程前期介入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工程前期介入主要指参与工程可研、初设及施设审查,督促规划、建设部门(单位)落实各类反措要求、差异化设计和标准化线路建设要求等。运行单位要填写《工程问题工作联系单》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重大问题报上一级运检部备案,予以协调。2.施工现场全程监管,全面记录并归档。全程介入施工:对重要环节进行旁站监督和质量抽查;全程参与验收:积极参与工程转序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全面记录并归档:各类抽查、验收及旁站监督都要全面记录,并归档。3.做好设备材料监督、抽检和接收工作。全程参与:设备材料选型、监造、入库验收;物资抽查:配合物资、建设部门开展物资抽查;问题反馈: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做好记录并上报管理部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产品拒绝接收;接收保管:做好设备材料技术资料的接收与保管。4.精心组织竣工(交接)验收,力争“零缺陷”投运。组织编制:验收工作方案、验收大纲、标准化验收卡;认真核实:验收条件(包括安装调试、三级自检、竣工预验收、反措落实等八项内容)精心组织:现场交接验收、编写验收报告、参与启动投运。▲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规程和规定▲2015版通用设计目录2、运维单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点工作可研规划是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规划路径,做好杆塔、基础规划,开展导地线选项等专题论证。需要重点关注线路路径方案和工程设想两个方面,其中工程设想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气象条件;2.导、地线选型;3.绝缘配合;4.杆塔规划;5.基础规划;6.防雷接地;7.附属设施(江苏涉及较少)。2.1线路路径方案评审重点1)对沿线影响线路路径方案的主要障碍物(如城镇规划区、易舞动区、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区、居民区、工矿企业、油库、加油站、危险品仓库及堆场、炸药库等)收集资料是否齐全,是否作了避让,无法避让的是否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2)当工程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时,要征询相应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取得相应的文件;3)沿线主要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等收资是否齐全,路径方案是否沿线、沿路、沿河选择,并避免重复跨越上述设施;4)新建变电站是否有兼顾近、远期的出线规划;5)新建线路原则上采用同塔双回路,对于出线段及路径狭窄地段可采用多回路;6)可研中提出的电缆区段是否合理;7)沿线主要路径协议是否已取得;8)“三跨”区段是否采用独立耐张段,交叉角不小于45°。采用双回或多回线路跨越铁路、公路及重要输电通道时,导线宜一次性架设完毕;9)对于林区及成片树木是否采用高跨;10)对运行线路进行改造的工程或一档内交跨多条线路的工程,需论证工程施工期间牵及线路的停电时间及停电可能性。如允许的停电时间满足不了施工要求,设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1)大跨越的定义: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米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米以上),导线选项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12)特别提出:路径选择应尽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