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或功能定位)、项目开工和竣工、投入运营(行)时间进行概要描述。二、项目决策理由与目标。概述项目决策的依据、背景、理由和预期目标(宏观目标和实施目标)。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经批准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或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的建设规模(或生产能力);项目主要实施过程,并简要说明变化内容及原因;项目经批准的建设周期和实际建设周期。四、项目投资情况。项目经批准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五、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经批准的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竣工决算资金来源及不同来源资金所占比重。六、项目运营(行)及效益现状。项目运营(行)现状,生产能力(或系统功能)实现现状,项目财务及经济效益现状,社会效益现状。七、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情况及主要结论。2八、项目后评价依据、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第二部分项目全过程总结与评价第一章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一、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二、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建设工期、总投资及资金筹措,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专项评价主要结论等内容。(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等内容。(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主要变化。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并对主要变化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三、项目初步设计(含概算)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大型项目应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总体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工程规模、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方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四、项目前期决策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审批依据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了审批程序,是否依法附具了土地、环评、规划等相关手续。第二章项目建设准备、实施总结与评价3一、项目实施准备(一)项目实施准备组织管理及其评价。组织形式及机构设置,管理制度的建立,勘察设计、咨询、强审等建设参与方的引入方式及程序,各参与方资质及工作职责情况。(二)项目施工图设计情况。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三)各阶段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主要变化及原因分析。根据项目设计完成情况,可以选取包括初步设计(大型项目应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总体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等各设计阶段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的主要变化,并进行主要原因分析。对比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规模、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方案及运营管理方案、工程投资、建设工期。(四)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评价。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单位及工作内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评价,勘察设计工作成果内容、深度全面性及合理性评价,以及相关审批程序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评价。(五)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及评价(六)项目招投标工作情况及评价(七)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其评价。(八)项目开工程序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开工手续落实情况,实际开工时间,存在问题及其评价。二、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4(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法人、指挥部)。(二)项目的管理模式(法人直管、总承包、代建、BOT等)。(三)参与单位的名称及组织机构(设计、施工、监理、其它)。(四)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运行情况(管理制度的细目、重要的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绩效)。(五)对项目组织与管理的评价(针对项目的特点分别对管理主体及组织机构的适宜性、管理有效性、管理模式合理性、管理制度的完备性以及管理效率进行评价)。三、合同执行与管理(一)项目合同清单(包括正式合同及其附件并进行合同的分类、分级)。(二)主要合同的执行情况。(三)合同重大变更、违约情况及原因。(四)合同管理的评价。四、信息管理(一)信息管理的机制。(二)信息管理的制度。(三)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四)信息管理的评价。五、控制管理5(一)进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