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20.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学设计)1/3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设计依据与构想】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最好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增强实践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已有的书本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及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我们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能力目标形成分析身边的生态系统并归纳人,活动影响生态平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提高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通过剪辑形成的频资料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学生准备:对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的调查报告。【教学流程及分析】(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利用课件出示资料2005~2007年历届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师:请同学们分析近几届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总结出设立世界环境保护日的目的。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上节课观看的资料片片段,进行研究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全世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为了保护这个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全世界各国人民必须携起手来,作出自己的贡献。设计思想本节课堂导入改变了以往由复习引入新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熟知的近几年的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的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这有利于本节教学内容的展开。二、新课教学(一)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师:利用课件播放视频资料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讨论)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20.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学设计)2/3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生态系统的总和,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和感悟生物圈是一个整体。设计思想利用视频资料再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教师:(利用课件出示)1.遭到人类破坏且无法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对比照片。2.新疆的藏羚羊遭到偷猎后的悲惨场面与青藏铁路建设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路线而修建的桥梁的照片。学生讨论:(1)目前东北虎所受到的最大威胁是什么?(2)偷猎和改变铁路设计方案这种做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3)我们人类对环境越是干预,环境就越向好的方向变化吗?(4)为了保护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应当做点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高潮)小结: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物圈是人类调整自身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项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设计思想在学生具有大量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本环节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1.课后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要求进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并在下节课上交流。2.课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关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如何保护环境等有关的资料,为下节课模拟召开“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做准备。(预习“保护生物圈研讨会”,并明确分工)设计思想教师没有指定场所让学生去调查,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不同场所调查,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使调查内容广泛而丰富。这也为下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第2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