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16、神的一滴》课文内容第2页苏教版必修一《16、神的一滴》课文内容《神的一滴》课文原文神的一滴[美]梭罗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醒的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竞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第4页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愈来愈深化,愈来愈清澈,并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河,我从康科德河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惊呼:瓦尔登湖,是你吗?!这不是我的梦,用于装饰一行诗;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我是它的圆石岸,飘拂而过的风;在我掌中的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火车从来不停下来欣赏湖光山色,然而我想,那些司机和那些买了月票的旅客,常看到它,他们多少是会留心这些风景的。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第5页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神的一滴》课文赏析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神的一滴》节选自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湖》一篇,题目是编者所加的。《瓦尔登湖》一向被人们称为“梭罗的精神自传”,是那种彻底拒绝浮躁的好书,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丽神韵蕴藏在里面。进入瓦尔登湖,里面惯有的虚静与孤寂、思想与灵光,犹如涓涓细流注入当下人们心灵的荒原,给人以一种清新冲淡通脱之美,那里除了宁静的大自然,好像什么也没有了。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神的一滴》节选自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湖》一篇,题目是编者所加的。瓦尔登湖是“大地的眼睛”,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湖是风景中最美的,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就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岸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梭罗由对瓦尔登湖的测量进而测量人的“天性”,只要人们相信自然本质上的清洁,人们也该相信他们自身清洁的可能性。人类需要的是一个纯净的自然,与人类合谐共生的自然。多少次,我也这样地凝视大地上的每一双“眼睛”,然而我常常是失望的。后来我明白了,世界上只有一个瓦尔登湖,而且是梭罗的瓦尔登湖。第6页读着梭罗质朴的的文字,我们发现梭罗离我们很近,而梭罗又离湖很近。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神的一滴》最大的亮点。梭罗赋予抒写的对象——湖——以人格化,在《神的一滴》里,梭罗不是为了单单向读者展现瓦尔登湖的美丽景色,而是在刻画湖的肖像与神态,甚至是湖的神韵——一颗荡涤人类灵魂深处的心。“神的一滴”,她比起我们人类多苦多难的生命来,不知美了多少;她比起我们人类复杂多变的性格来,也不知透明了多少,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梭罗的文字冲淡而韵味无穷,没有一丝的胭脂气;流溢且淋漓尽致,没有一毫的迂腐;这些都与梭罗对湖的独特理解是分不开的。梭罗视湖为一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