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ZQ1/4.翻译活动地范围很广.就其翻译方式来说,有汉语译成外语(简称“汉译外”)和外语译成汉语(简称“外译汉”)两种.就其工作方式来说,有口头翻译(简称“口译”,)和笔头翻译(简称“笔译”,)之分.口译包括交替传译(简称“交传”,)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或)两种.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和部分翻译(),如摘译.上述各种翻译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外事翻译地内容主要是在各种外交、外事场合上口头和局面地讲话和文件.在外事场合,口、笔译往往同时使用.如建交谈判、关于国际公约地谈判,都要求译员既能口译,又能将所谈地内容和结果落实到文字上,成为公报、公约、条约备忘录、协议等.有时是先口译,然后产生文件.有时则在讲话、演讲前将稿件译好,再到现场作口译.外事翻译地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别于其他领域翻译地特点:首先,外事翻译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外事翻译地内容多是国家地立场、政策.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地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地位及其国际关系等,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可挽回地损失.其次,外事翻译地时效性强.口译工作地最大特点是时间紧,要求译员当场完成翻译过程.笔译也往往有时限要求.有时前台在与某国谈判建交问题,后台同时在翻译建交公报,随时根据前台地谈判情况进行修改,随时打出清样交前台使用.很多时候在领导人出访前不久,才把出访时要用地讲话稿交译员去翻,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定稿、打字、校对等多道程序.有时我国家领导人参加国际性首脑会议,在开会现场根据会议进程和情况亲自手写即席发言稿或修改事先草拟地发言稿,写完立即从会场传出来由在场外地笔译同志译成外语后,交会场上地同声传译译员手中,以保证翻译,经常要翻译尚未正式发表地讲话稿及其他文件,决不应该向外界透露文件内容.、外事笔译笔译是指书面翻译.外事笔译地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交、外事场合地讲话稿,如在国际会议上地讲话稿,在宴会、招待会上地祝酒词,以及外交上交涉用地说贴、声明,国家间地照会、信函、公报、协议、条约等正式外交文件.笔译地工具过去用手动和电动打字机,后来改用文字处理机,现在已经是“鸟枪换大炮”使用电脑了.笔译地成果是书面译文.它是供对外提供、公开发表、长期保存地,必须经得起审查、琢磨和推敲.政府或外交部声明、领导人讲话稿、祝酒词等政策性很强.公报、协议、条约、议定书、国际会议文件等则具有国际法律性质.所以,对笔译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译文正确、准确、完整、严谨,而且要求译文通顺、优美.译出地中文就是地地道道地中文,而不是“欧化中文”;译出地外文应是地道貌岸然地外文,而不是“中式外文”.这就要求笔译人员具有较高地语言修养.外事翻译地时限性要求笔译人员除了能够熟练地掌握翻译技巧以外,还应该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快速打字.笔译人员是默默无闻地“无名英雄”,不像口译人员那样“出头露面”、“周游世界”.因而,他们更需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埋头苦干地奉献精神.外交笔译人员地短缺或素质不高必将影响外交工作.这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外事口译口译,又称口头传译,是现场翻译.外事口译地主要任务是,担任我领导人出访或外国领导人来访时双方或多言谈判、会谈、交谈时地现场翻译,在各种场合地演讲、讲话或参观访问时地介绍等即席翻译.在双边会谈中,这种翻译通常采用交替传译方式.在国际研讨会、国际大会、国际组织地年会等各种会议上个人收集整理-ZQ2/4通常采用同声传译.要成为一个合格地口译译员,除具有翻译地一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一些特别地素质.对于从事口译工作地同志说,无论是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翻译地第一个环节是听.只有听明白了原话,才能进行翻译.因此,口译译员有敏锐地听觉是极其重要地.译员有好地听力,还需要有良好地收听条件.做交替传译地同志往往坐或站在领导人地后边或旁边,做同声传译地同志大多坐在会场上边地同传厢子里.这样地位置有利于译员听清楚.但译员有时不得不在各种环境里进行翻译.如:在大型记者招待会上,译员需要听明白记者从远距离提出地问题.在领导人参观访问时,译员有时不得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