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操作程序部门:检验室题目: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规程共页第页SOP.NO.新订:替代:起草:部门审查: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1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用于本院制剂微生物的检验3责任药检人员、检验负责人4程序4.1准备无菌操作设备4.1.1无菌操作室:要求所有缓冲间应有盛有消毒液洗手盘,没有纤维脱落的光滑绸布及衣架挂勾,消毒鞋等,无茵室内应放置净化操作台及必要工作台,缓冲间也放置必要工作台,缓冲间及内间要安置紫外灯和照明灯。无菌室内应备有盛0.1%新洁尔灭液或其它适宜消毒剂的吸管筒,酒精灯,消毒棉球及火柴等。无菌程度要求:无菌室除定期用消毒剂消毒外,每次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擦拭台面及一些可能污染的死角,用紫外灯杀茵,无菌室消毒完毕进行实验时应检查空气中沉降菌落数。4.1.2无茵帽衣裤4.2制备培养基要求4.2.1制备好的培养基使用期限半个月,置冷暗处保存。4.2.2培养基质量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4.3人员进无菌室前准备事项4.3.1在进入缓冲间前需将手洗净,以0.1%新洁尔灭或其它消毒剂浸漫泡数分钟,吹干,消毒液每次实验前新鲜配制。4.3.2严格穿戴无菌衣、口罩与帽子、头发不得暴露,两袖口扎紧不露农袖,再用消毒液洗手,吹干。4.3.3进入无菌室换二次消毒鞋。4.4实验前准备工作4.4.1根据试验程序,在无菌室消毒前将用具物品移入无菌室。样品标准操作程序部门:检验室题目: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规程共页第页SOP.NO.新订:替代:起草:部门审查: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在进入无菌室前应除去外包装,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处理后携入净化台。4.4.2无菌室开启紫外灯消毒30分钟。4.4.3实验人员按4.3要求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4.4.4凡进入无菌室后不应再外出取物品。因此,在每次试验中所用物品必须计划好,并准备好备用物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4.4.5对照菌液制备大肠杆菌CMCC(B)44102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菌液。绿脓杆菌CMCC(B)10104菌液。4.5操作方法4.5.1供试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每次最少应从分取两瓶(盒)以上取样共lOg或10m1。4.5.2固体、半固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4.5.3液体制剂: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5结果判定5.1当阳性对照菌生长,空白对照没有长菌时,可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规定,菌数报告规则判断结果,细菌计数在24小时和48小时各点一次细菌生长菌落数,一般以48小时结果为准,霉菌计数在48小时、72小时各点一次,一般以72小标准操作程序部门:检验室题目: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规程共页第页SOP.NO.新订:替代:起草:部门审查: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时结果为准。如细菌数、霉菌数超过该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规定时,应以同一批号样品随机取样复试二次,以三次平均结果报告,计数方法详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5.2控制菌检查增菌液如发现有菌生长,应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上规定,进行分离培养及生化和其它特征性鉴别,如符合检查法所列鉴别试验应判为检出该控制菌并以一次检出为准。6微生物限度标准编号剂型细菌数霉菌数大肠杆菌金葡菌绿脓菌1酊剂100100--2软膏剂100100----3口服溶液剂100100--4滴耳剂10010----5滴鼻剂10010------6洗剂100100----7搽剂100100----7注意事项7.1无菌室应符合规定的条件,随时注意消毒。7.2培养基要符合要求。7.3所有仪器运转正常,特别是净化台、培养箱。电子天平等均要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如发生故障要及时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