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辅导员手册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2写在前面接到给辅导员编写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的小手册的任务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为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时和辅导员的接触相当多,在我的印象中,他们都是一批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的人,日复一日从事着平凡、具体、琐碎和繁重的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多是精力充沛,有想法有行动,非常有干劲的年轻人,他们既是大学生的老师,又是给他们生活、学习、思想指导的大朋友。我对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仁们一直充满着满怀的敬意和感激,他们确实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石。但是我也经常听到辅导员们说,在实际和学生的接触中,他们也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当代大学生日新且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他们会感觉因为自己在理论层面的缺乏导致工作难以深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和学生谈话时无法界定一个清晰的角色,而且不断会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让他们感觉非常棘手。所以我想,从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也许可以从专业的层面和他们有一个分享。动笔之前先在学校范围内收集了辅导员们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遭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和大家做一个沟通。这本手册中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家聊一些辅导员工作的理论和原则性问题,并以案例的方式说明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的技巧。希望本手册能够为辅导员朋友的实际工作起到一点辅助的作用。如果大家能够有所获益,便是编者最大的欣慰。高飞编写,陈华审阅3目录1.写在前面-------------------------------------------------------------------------22.辅导员的心理健康-------------------------------------------------------------43.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54.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5.辅导员和学生如何进行交流----------------------------------------------4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之所以在本手册一开始的时候就讲“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是因为只有自身是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才有可能很好地完成辅导员工作。作为辅导员,每天要和大学生打交道,如果没有阳光的内心和积极的人格魅力是很难让21世纪思想活跃的大学生视为榜样和表率。因此了解自己的心理,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意识的培养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不管对于工作来说还是自己的生活来说,都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那么何谓健康的心理?要从哪些方面来衡量辅导员的心理是否健康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身心功能。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包括: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与年龄相符合。辅导员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阳光生活。案例分析:小明是刚毕业留校的保研辅导员,刚刚接触学生工作还有一点手忙脚乱的感觉。一天有一个学生找小明老师办理助学贷款的事情,因为刚刚接手这些事情,小明老师还有一点理不清头绪,让学生等待的时间有点长,那个学生就有点烦躁,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小明心里很是郁闷。下班后小明找同是留校当辅导员的师兄狠狠道了一通苦水,师兄好好安慰了一下他,让小明明白了情绪用事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在工作上多下功夫勤加学习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小明很快就想通了,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办事效率很高,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好,在学生中有了很好的口碑。甚至有些学生会专门找小明来诉说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和小明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小明也很有成就感呢!5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明是一个心理很健康的辅导员,因为:1.他有很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自己信任的人(师兄),有了困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