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专升本)科目:线路工程学号姓名:专业班级:学习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年月第1次作业四、主观题(共6道小题)21.试分析作用在轨道上的力及其组成。答:(1)竖向力:静轮载和附加动压力;(2)横向水平力:直线轨道列车蛇行运动产生的横向力和轨向不平顺导致的车轮横向冲击力;曲线轨道的车轮导向力和未被平衡的离心力。(3)纵向水平力:主要有列车起动、制动产生的纵向水平力,坡道上重力的水平分力,爬行力和温度力。22.绘图示意辙叉的组成。23.简述轨道静态检测的主要项目。答:(1)线路几何形位检测项目:轨距(含曲线轨距加宽)、水平(含超高、扭曲或三角坑)、轨向(含曲线圆顺度)、高低及轨底坡。(2)道岔几何形位检测项目:道岔各部分轨距、水平、高低、导曲线支距、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等。24.简述缓坡地段的含义及其定线要点。答:缓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大于平均自然纵坡,线路不受高程障碍限制的地段称为缓坡地段。定线要点:(1)尽早绕避前方的障碍,力求减小偏角,并使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2)设置曲线应有理由,并尽量采用大半径(3)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无害坡度;(4)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且不导致线路延长;(5)车站的设置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车站设在凸形地段。25.已知铺设60kg/m钢轨(钢轨的截面积F=7745mm2,弹性模量E=2.1×105Mpa)的无缝线路区段内某长轨条的长度为2000m,接头阻力为510kN,道床纵向阻力为9.1N/mm,该轨条实际铺轨温度为20℃,最低轨温为-20.0℃。要求:(1)计算接头阻力能阻止钢轨伸缩的轨温变化幅度(保留一位小数)。(2)计算伸缩区长度(进为50~100m且为25m的整倍数)。(3)绘出降温时的基本温度力图示意图。答:26.答:第2次作业四、主观题(共6道小题)21.简述轨道结构竖向静力计算的基本假设。答:(1)轨道和机车车辆均处于正常良好状态,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钢轨视为支承在弹性基础上的等截面无限长梁;轨枕视为支承在连续弹性基础上的短梁。基础或支座的沉落值与它所受的压力成正比。(3)轮载作用在钢轨的对称面上,而且两股钢轨上荷载相等;基础刚度均匀且对称于轨道中心线。不考虑轨道本身的自重。22.绘图示意普通单开道岔的组成。答:23.简述轨道动态检测的主要项目。答:我国XGJ-1准高速轨检车可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左右轨的前后高低、轨向、水平、轨面不平顺,水平,曲线外轨超高、曲线半径,轨距,线路扭曲,车体水平、垂直振动加速度,左右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等。24.简述紧坡地段的含义及其定线要点。答:紧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平均自然纵坡,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的地段,称为紧坡地段。定线要点:(1)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2)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必要时结合地形人为展线。(3)展线地段在坡度设计上应适当留有余地。(4)展线地段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5)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个别情况下例外)。25.26.第3次作业四、主观题(共6道小题)21.绘图示意轨道结构竖向静力计算的两种模型,并说明其特点答:(1)点支承模型:把钢轨视为置于在弹性点支承(轨枕)上的无限长梁,支承是不连续的。(2)连续支承模型:把钢轨视为支承在连续的弹性基础(密布的轨枕)上的无限长梁,支承是连续的。两种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22.试分析影响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主要措施答:(1)影响道岔侧向通过速度的主要因素对导曲线上列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的控制。由于导曲线一般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且半径较小,列车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较大。对过岔时因轮轨撞击而导致的列车动能损失的限制,从而限制了列车速度。因轨道的纵、横向弹性不均匀而产生的附加动力作用影响侧向过岔速度。(2)提高道岔侧向通过速度的主要途径增大导曲线半径,采用变曲率的导曲线。减小车轮对侧线各部位钢轨的冲击角。加强道岔结构。23.简述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标志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的损耗规律,周期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