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标准前言为了加强公司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依据集团公司《发电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现场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规范标准》及《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等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修订本标准。本标准是企业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本标准根据公司标准化工作的需要而制定。本标准由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起草、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部门:设备管理部本标准主要修订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会审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标准版本号(版本/修改:A/1)替代(版本/修改:A/0),原2012年3月6日发布的Q/GDNN-SG-209-2012《设备缺陷管理标准》同时废止。设备缺陷管理标准Q/GDNN-SG-209-201511目的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理顺设备缺陷管理关系,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缺陷发生率,消灭缺陷复现率,提高缺陷消除率,努力实现设备零缺陷运行,保障公司生产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2适用范围2.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设备缺陷管理职能、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标准的实施、检查与考核。2.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设备缺陷缺陷全覆盖:任何偏离原设计或规范的状态为缺陷,应包括环境卫生、设备“八漏”等。以下3种现象均称为设备缺陷。a)凡不符合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技术规范的现象。b)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构件(仪器、组件)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影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或正常备用的现象,如振动超限、位移超限、摩擦、卡涩、松动、断裂、变色、过热、变形、变音、泄漏、缺油、失灵、不准、不亮等。c)办公场所、构建筑物及辅助设施(地面、墙面、屋顶等)、栏杆、护栏、楼梯(爬梯)、通道、格栅及平台、转动机械护罩/防护网、色标色环、安全标志牌、防护装置(接地、静电、防雷等)、照明、通风、取暖、道路、绿化、保温、防雨、防冻、防腐、电缆、电缆桥架及沟道、综合管架等存在问题,列入缺陷全覆盖管理。设备缺陷按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机组安全运行的程度以及影响机组出力或机组经济性设备缺陷管理标准Q/GDNN-SG-209-20152的程度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4.2一类缺陷一类缺陷指重大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各类缺陷:a)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无法采取临时措施的缺陷。b)严重威胁主设备安全运行,必须立即处理的缺陷。c)引起机组或220kV电压及以上线路非计划停运的缺陷。d)严重影响机组经济技术指标和环境保护的缺陷。e)必须立即停机消除的缺陷。f)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四管泄漏缺陷。g)造成机组被迫降低出力的缺陷。h)造成主设备事故跳闸故障的设备缺陷;严重影响机组和主设备按时启动、停运的设备缺陷。i)主设备失去主要保护或主要自动调节功能的设备缺陷(因检修工作需要并经有关领导批准退出的保护除外)。j)主要辅助设备失去热备用且短时间内不能修复的缺陷。k)造成主要辅助设备跳闸故障的缺陷。l)其它经值长、主值确认,认为可能危及人身、设备安全,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重大缺陷。4.3二类缺陷二类设备缺陷指一般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各类缺陷:a)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采取临时措施可以消除的缺陷。b)“八漏”危及临近设备、管道安全运行或采取措施后可以消除。c)影响主、辅机设备经济技术指标,通过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改善和消除的缺陷。4.4三类缺陷三类缺陷指次要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各类缺陷:a)影响文明生产的缺陷。b)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性缺陷。c)除一类、二类以外的缺陷。4.5四类缺陷四类缺陷指非生产设备缺陷,主要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以外,对机组、设备的安全经济设备缺陷管理标准Q/GDNN-SG-209-20153稳定运行不会构成直接影响的建、构筑物等非生产设施缺陷,包括:建、构筑物(门窗、上下水、屋顶、地面、设备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