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准备: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师: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瓜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童安静,,这一幅幅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并且还深深的打动着我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交流关于“生命”这个话题的相关内容。二、明确目标,准备发言(一)自读关于口语交际的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生自读并购化相关要求)(二)全班交流,明确方向。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3.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三)组织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内容。(四)仔细阅读课内的文字资料和课外搜集的关于生命的资料。(五)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准备最为充分的话题,确定角度,选择材料并拟定思路。(六)自己轻声练习讲述自己准备发言的内容。三、不同层面交流,加深理解(一)组内交流。在每个小组长的带领下,个小组每位同学自由发言,要求注意倾听,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并推选出一位最佳选手。(教师同时巡视指导,并注意及时评价和调控)(二)全班交流。1.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补充、辩论。四、总结评价(一)自我评价,主要从:自己是否准备充分,是否积极发言,发言时条理是否清楚,声音是否洪亮;与同学相比较,自己有何优点,又有什么差距。(二)班级评价:本节课发言的过程中,谁的发言最棒?为什么?你和他的差距在哪里?(三)教师评价:肯定和表扬同学们在课堂表现方面的有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师:生活中只要细心的观察,把自然界中小生灵的某种生存方式,放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就能发现那些卑微的生灵,一样有许多让人类敬重学习的很多方面。那么,把我们上一节课口语交际的内容结合实际,认真揣摩小生灵与人生的某种联系,写下来肯定是一令人深思的美文,让人读之耳目一新。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文字记录下我们的思考。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一)学生默读习作提示,勾画出本次习作的要求。(二)明确要求:1.主题关于“热爱生命”。2.可以写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3.可以写身边热爱生命的人。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5.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6.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三、方法指导(一)选才指导。1.记录身边的人热爱生命的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2.观察小动物,从小动物开始,写热爱生命的故事。3.观察植物,从描述花草树木的特点开始,写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4.从遵守交通法规方面谈一谈热爱生命的意义。(二)指导构思行文。写好这次的作文,构思方面,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些小窍门。1.如果你写生活中的事情,可以这样来构思:叙事→说明道理。2.如果你写小动物,可以这样的来构思:描写小动物的习性特点→联想生命现象。3.如果你写植物,可以这样构思:描述植物特点→联想生命内涵。四、试写初稿,反复修改。(一)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二)修改作文。1.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2.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3.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4.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进行修改。5.学生揣摩集体修改方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