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6)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无答案)1/7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3.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和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的特征。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学案】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我能行1.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家、家、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拥.肿(yōng)和蔼.(ǎi)秕.谷(bǐ)B.确凿.(zuó)脑髓.(suí)缠络.(luò)C.宿儒.(xū)桑椹.(shèn)菜畦.(wá)D.蝉蜕.(duì)攒.成(zǎn)倜傥..(tìdǎnɡ)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人声鼎沸:轻捷:鉴赏:确凿:4.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______个部分内容,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或空间)。二、探索新知我能行(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及中间的过渡段,划上记号。2.温故:段落在中间一般有什么作用?3.知新:课文第自然段是过渡段,从百草园过渡到三味书屋,这段话的含义是:这段话的作用是:4.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5.“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从第自然段可以看出,这段表达了作者。请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二)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1.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是个“乐园”,它给“我”带来了哪些乐趣?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6)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无答案)2/72.我会用小标题概括这些“乐趣”:3.课文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第2—8自然段具体写它给我带来了哪些乐趣,所以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4.品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1)指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因此,这段的中心句是:(2)这段景物描写层次分明,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____;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____________;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________,使我们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3)赏析精彩语句。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句话先从(填动态或静态)的角度由低到高来描写百草园中的事物,再从(填动态或静态)的角度由高到低来描写百草园中的小动物,写出了它们的可爱、灵巧,表达了之情。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的无限,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愉快的心情,符合儿童的心理。③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