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反射镜用BMC配方设计探讨一、概论1.BMC(BulkMoldingCompound)又叫团状模塑料,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其他充填材料、增强材料、固化剂、脱模剂、低收缩剂等经充分混炼捏合后而得到的团状予混物。其生产工艺见图1:树脂体系填料体系固化体系经充分混合内脱模剂树脂糊混炼捏合低收缩剂BMC材料颜料色浆玻璃纤维后加入其他助剂图1BMC生产工艺作为热固性塑料的一种,BMC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良好的耐热性和优异的绝缘性能,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马达塑封、汽车部品、断路器及精密部件成型当中。国外自八十年代以来,汽车部品中轿车前大灯反光罩使用BMC材料成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是由于BMC相比金属或热塑性材料来说具有以下特点:①BMC制车灯反光罩可以达到理想的光滑平整表面,反光光型稳定;②BMC制品本身具备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线膨胀系数较小而且耐热变形温度较高;③BMC流动性较好,可以低压成型,可以适应形状比较复杂的模具;④BMC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2.车灯注射成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型周期短,复杂制件的成型工艺性良好等特点,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该成型工艺也越来越多的被车灯生产企业所采用。BMC的注射成型过程是:将已予混好的BMC料团加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料筒中受热软化,材料随螺杆的旋转而不断受到剪切、摩擦而继续升温,使BMC继续软化呈粘流状态,然后在压力下经喷嘴和流道注射进入高温模具中,受热进入固化过程,此时材料的粘度急剧增加,反应形成玻纤增强、填料填充的网状体型结构。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固化过程后,开模后可取出具有一定光泽表面和机械性能的BMC制品。[4]图2典型的BMC车灯注射成型工艺流程图加料料筒给料计量螺杆后退计量计量完毕合模合模(动模前进)料筒注嘴前进注射射出保压料筒注嘴后退保压固化反应开模开模(动模后退)顶杆顶出制品清模取出制品清理模具准备下次成型3.常用车灯镀铝工艺注射成型后的车灯表面须经过处理,才能进行镀铝。国内各车灯厂家由于自身的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因素所限,车灯镀铝工艺也尽不相同,大致为:表面除尘清洗高温干燥上底漆低温干燥镀铝制品低温干燥面漆图3常用车灯镀铝工艺清洗过程主要是为了除去成型好后车灯表面的油污及杂质等,可以使用专门的水溶性清洗剂,也有使用清水的,洗完后的高温干燥(180℃~200℃,约1小时左右)是为了除去表面水分及影响镀铝的在表面游离的离型剂等。上底漆是为了镀铝后的反射表面能与车灯基体更好的结合,防止受热后镀铝表面脱落或剥离。接下来的镀铝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真空工艺,使铝片或铝丝电加热熔化后的蒸汽能够均匀吸附在车灯反射表面,然后上面漆保护镀铝表面层。在这整个工艺中,BMC成型材料对车灯镀铝表面好坏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当重要,常见的镀铝缺陷例如油污、斑点、镀膜厚薄不均等都和材料选材及成型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二、车灯反光罩用BMC配方由于BMC配方针对不同制品形状、成型方式具有多样性,而且考虑到对车灯后道成型及镀铝工艺可能造成的影响,其配方中各项原材料的选择和添加量就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对车灯BMC的原材料部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讨论。1.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不饱和二元酸、饱和二元酸、二元醇等缩聚而成,然后溶解于交联单体中所得。根据在不饱和聚酯合成过程中的缩聚反应机理和分子链结构,有邻苯、间苯型、双酚A型、新戊二醇型等具有不同性能类型的树脂。典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分子链结构如下[1]:R1、R2、R3分别代表二元醇、不饱和酸和饱和酸中除活性端基以外的基团。车灯BMC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一般选用具有高反应性,粘度适中利于对玻纤的添加和浸润的树脂,同时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浇铸体的热变形温度较高,而且成型制品表面应达到“A”级,利于后道的镀铝工艺。邻苯型是较为通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但在要求较高的车灯镀铝中,表面性能稍显逊色;双酚A型树脂成型品表面有较好的光泽,但是制品机械性能有所下降;间苯型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但是成本又较高;新戊二醇型树脂制品表面平整度好,耐水性优异,但一般来说光泽比双酚A型稍差,成本也高。总之,UP的选择,要从树脂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