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教学案课题:杠杆第二课时时间:主备:李凯云审核:徐海云栗海深杨小丽兰花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学习目的】1.学会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2.知道“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给实验带来的方便3.用语言正确地表述杠杆的平衡条件4.做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体会由实验找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及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取一支粗细均匀的新铅笔,在中间用细线栓住悬挂起来。移动细线的位置,_______(能、不能)让它在水平位置静止,此时细线______(在/不在)铅笔的中间;(2)如果是一支粗细不均匀的圆珠笔,_______(能/不能)让圆珠笔在水平位置静止,静止时细线______(在、不在)它的中间;(3)如果在圆珠笔的右端挂一卷胶带,_______(能/不能)让圆珠笔水平静止。此时细线靠近圆珠笔的_____端。二、探究活动1.杠杆平衡:当杠杆处于_________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实验探究实验准备:(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2)设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F1,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F2,实验时要沿着________方向拉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出一只钩码重_____N,杠杆上每格长度为_____cm.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分组实验(1):①在杠杆的左侧距支点3格处挂上2个钩码,在杠杆的右侧挂3个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②保持钩码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③保持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学生分组实验(2):①在杠杆的左侧距支点3格处挂上2个钩码,在杠杆的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____拉着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实验次数F1/NL1/cmF2/NL2/cm1231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教学案②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将结果记入表格中。学生分组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弹簧测力计移到杠杆左侧,竖直向____拉着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改变弹簧测力计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实验次数F1/NL1/cmF2/NL2/cm123实验次数F1/NL1/cmF2/NL2/cm123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31201.5102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教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必须保持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还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发现: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3.如果在某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歪了,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4.在实验探究中,我们为什么进行多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长1.5米的杠杆两端分别挂上重10牛顿和5牛顿的物体后,刚能保持平衡,求支点的位置.【按计算题过程正确书写】6.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平衡,此时()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B.两人到支点的距离相等C.两人重力和它们各自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D.以上说明都正确7.有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支于某点恰好平衡,如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