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之历史答题风暴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福建八市模拟)孙中山说“: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2.(·晋中模拟)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3.(·辽宁五校模拟)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主义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4.(·盐城模拟)“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A.抗日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6.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7.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A.《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8.(·福建八市模拟)毛泽东在一部作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9.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这一历史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邓小平南方谈话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0.胡锦涛在《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说“:江泽民同志的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①“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②“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