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文案四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2024文案1一、复习1、口算:54+26=88-12=75+15=100-68=38+12=12+45=33+57=18+35=66+41=98-64=35+25=69-45=100-25=36+54=2、计算235+516=8695-4687=561+687=1357-8983、小结笔算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二、目标实施1、老师引出课题: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循序渐进,探究新知: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A、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常常与小数打交道。(抽几名学生回答)B、师出示超市价目表,请一名学生来做“服务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价格。2)、请同学们选择两种自己喜爱的商品写在购物单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并写出计算方法,写完以后同桌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3)、抽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书他们的购物单,并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4)、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5)、老师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加。6)比一比:同桌之间互相比较,看看谁用的钱多?多多少?7)、抽两名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讲一讲。8)、学生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9)、老师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减。10)、学生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先要小数点对齐)8.课堂练习深化练习,巩固新知:“小小采购员”:老师准备用50元班费来布置教室,你们能帮助我想一想该买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9,布置作业:完成课后联系1、2题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口算卡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超市购物小票。(3)、一些物品如文具类(作为商品)11、自我问答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进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合作沟通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从超市购物入手,自由选取物品以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教室装饰物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第二,老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老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究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沟通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育。培育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超市购物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购物单寻找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2024文案2教学目标: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经历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解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口算25+7512×416+4+2325×4×235+2560-2418+22100-25-10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