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地理分类突破赢高考5【复习策略】复习本专题内容,在复习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建议重点从以下几点把握:第一,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以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概念;第二,归纳比较相关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和治理,城市和乡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等;第三,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并与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建立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例题】例1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例2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年6月5日第38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据此回答(1)~(3)题。(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人口问题和资源问题B.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C.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D.越疆污染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2)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人口压力方面外,还包括()①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滞后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③资源的不合理的利用④环境自净能力减弱⑤人口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3)“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B.持续性C.共同性D.目标一致性【限时训练】1.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2.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3.图中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D.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4.图中a、b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的共同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C.经济发展水平高,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D.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多发5.图中a、b两地区生态建设的共同措施是()①改良红壤,治理中低产田②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④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表1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6.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B.防止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7.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8~9题。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0~11题。10.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11.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