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2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关于果醋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最终转变成醋酸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答案C解析醋酸菌和酵母菌发酵的区别在于前者需氧,不产生二氧化碳,而且发酵的最适温度也不同。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但所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C.经稀释培养后,可用刚果红染色并进行鉴定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但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经稀释培养后,可用刚果红染色并进行鉴定;设置对照能证明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解的微生物。3.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A.灼烧灭菌B.高压蒸汽灭菌C.干热灭菌D.煮沸灭菌答案B解析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杀死,实验室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4.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答案A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而一般不用活菌计数;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以便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5.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其作用是()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②给腐乳以必要的盐味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杂菌的繁殖④浸掉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的腐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另外,还能够浸掉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6.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答案B解析果酒的制作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发酵,果醋的制作利用醋酸菌的需氧发酵,腐乳的制作需要多种霉共同作用,但毛霉起主要作用,泡菜的制作原理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7.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细菌的快速进化过程。人们发现,用肉汤培养假单胞杆菌,如果肉汤保持不动,不久后,在肉汤的不同部位,如表面、底部或其他部位,细菌的形态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出现一定数量的变异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了细菌在不同的小环境中发生了进化B.细菌的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C.用静止的肉汤培养FS细菌,其菌落形状将趋于一致D.用不断摇动的肉汤培养SM细菌,不会出现FS细菌和WS细菌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起初的SM细菌在静止的肉汤表面繁殖,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在肉汤底部繁殖,这部分可能向厌氧方面进化,故细菌在不同的小环境下可发生进化;细菌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用静止的肉汤培养FS细菌,该细菌也有可能向不同方向进化,如进化成WS细菌;搅拌肉汤,SM细菌生活的环境没有差异,就不会出现FS细菌和WS细菌。8.发酵工程的一项关键措施是灭菌,关于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和发酵设备均需要严格灭菌B.灭菌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和真菌C.通入无菌空气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D.pH调到7左右灭菌效果最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酵工程的灭菌。灭菌不仅是杀死一切细菌,而且需杀死它们的芽孢和孢子,B错误;通入无菌空气是为了避免混入杂菌造成污染,C项错误;不同微生物的适宜pH不同,灭菌效果最好的pH不一定是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