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骆驼寻宝记》导学案总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丰富内涵,学习本文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3、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重点与难点:1、品析本文朴实、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重点)2、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联系实际,探讨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口语训练二、导入新课三、自主预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陈伯吹简介:原名陈汝埙(xūn),曾用笔名夏雷。他把毕业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著有童话集《一只想飞的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1983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这篇童话创作于1982年,写得很有时代特点,作者用童话形式反映了现实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许许多多的人存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然而有流于浮躁,文中各种动物的表现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一心想发家致富却又不肯付出努力,结果一事无成。而骆驼却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贝。有关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2、初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成语。携手()嫉妒()饶舌()对峙()温馨()翡翠()淙淙()潺潺()鄙夷()淙淙()水泄不通():高瞻远瞩():踽踽独行():豁然开朗():养尊处优():花团锦簇():3、了解文体童话。童话是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往往采用、的方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4、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四、合作探究(一)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二)朗读第一部分,探讨:1、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可是在故事的开头却没有提到骆驼,而是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都“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在寻宝行列中,都有哪些什么动物?它们都有怎样的表现?寻到宝了吗?3、本文写了众多的动物纷纷守宝,却丝毫没有杂乱无间的感觉。请仔细揣摩作者是怎样安排动物们的出场和退出的顺序的。五、小结六、优化作业设计:必做题1、请用叠词补出下列词语,使之完整,同时找出文中AABB式的词语,写在下边。香金灰黑绿静软黄沙清风水波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携手同行()不觉眼红()胃在叽哩咕噜地造反()水泄不通()花团锦簇()为大家谋福利()第二课时一、课前口语训练二、温故知新:三、学生合作探究,探讨第二部分的内容。(教师对难点作适当点拨)1、有感情地朗读第11段,勾出描写骆驼外表的句子,概括骆驼出场时的特点。2、骆驼出场的形象是“一瘸一拐”的,形象并不完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朗读第13段,看看骆驼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骆驼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而获得成功的?4、朗读品味14段的景物描写,说说这个环境描写的作用。5、默读15、16段。回答:仙女给骆驼拿出了什么宝物?还给了它什么建议?骆驼为什么都不接受?6、阅读最后几段文字,回答:骆驼寻到了什么宝贝?它寻宝的动机、表现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从骆驼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四、研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以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五、各抒已见: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六、总结七、作业优化设计提升题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高瞻远瞩兴致勃勃水泻不通瀚海B.驮人载货花团锦簇养尊处优对峙C.豁然开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