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指①旅游者②导游③旅游资源④旅游交通⑤旅游服务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2、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旅行社诞生在()A.美国B.新加坡C.英国D.法国3、旅游活动的客体是()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业D.交通工具4.现代旅游,就目的性而言,占绝大多数的是()A.猎奇探险B.探亲访友C.娱乐消遣D.科学研究5.以体验农家生活、欣赏田园景观为主的农业旅游,大多属于()A.地方性旅游B.洲际旅游C.跨国旅游D.环球旅游6、江南园林建筑以黑白为主色调,是为了()(1)显示园主的荣华富贵(2)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3)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4)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A.(1)(3)B.(4)C.(2)(3)D.(1)(2)(4)7、以下有关自然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均随季节变换呈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观差异B.晴朗的天气是游览各地风景名山的最佳时机C.黄山观日出、泰山观日落是旅游者必然观赏的内容D.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华南地区则四季皆宜8、北京故宫吸引成千上万旅游者的原因是()A.具有多样化,是自然美景、人文景观和城市游憩景观的最佳结合点B.具有形、色、声、动等美感C.具有非凡性和历史文化价值,便利的交通和一定的环境承载量D.位于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好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7—8题。9、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B.使南北差距缩小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11、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A.北京故宫B.黄土高原地貌景观C.壶口瀑布D.路南石林12、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13、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B.自然景观大多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C.旅游资源一般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备经济价值D.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14、以下有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就会越长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游人数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15、以下旅游建设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在杭州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B.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16.与旅游发展规划相比,旅游开发建设规划①范围更大②时间更长③更为具体④实践性好可操作性更强A.①②B.②③C.③④C.①④17.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由于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开通,游客人数大大增加,这说明A.客源市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B.环境承载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C.资源价值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D.交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18.从‘‘经济基础’’看,下列四省区中出游人数比例最高的应该是A.广东B.河南C.西藏D.内蒙古19.下列说法中,符合旅游活动路线设计要求的是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线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0.在旅游中的社会交往应注意的方面是①不能相信不熟悉的人②不能随意接受外人送的食品和饮料③遇到外国人时,要不亢不卑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通过自救克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下列关于旅游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外出旅游既是一种文化休闲活动,也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