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抓住特征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蜘蛛是怎样利用它的网抗御敌人和进行捕食的的。3.养成热爱大自然,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蜘蛛是怎样利用它的网抗御敌人和进行捕食的的。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抓住特征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师:蜘蛛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动物,同学们对蜘蛛的印象如何?生: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时间约1:27分)。师:看了这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请一两位同学说说。生:师:动物世界真奇妙,蜘蛛以它特有的本领来捕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建人的《蜘蛛》。二、作者简介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相关的作者简介。预设:周建人,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自然科学家,鲁迅研究家。三、朗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正音正字wénruìkǔnfùchàngránxìngmiǎn蚊蚋捆缚怅然幸免guǒluǒlà蜾蠃剌剌2.)思考问题:文章主要介绍蜘蛛哪一方面的内容?四、研读课文1、师:文章开头引用诗谜能不能删去,有什么作用?预设:谜语不能删去。它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的生活特点——结网捕虫,又赞扬蜘蛛高明如诸葛亮;不仅说明了蜘蛛在网上的位置,描绘了蛛网的形状,而且“稳”“单捉”等词把蜘蛛捉飞将那种稳操胜券的心理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种饶有趣味的开头使文章一开始就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总起全文,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师:文中说蜘蛛稳捉飞来将,是否每一次都成功呢?生:不是?2、师:请结合课后练习一,作者是怎样具体说明蜘蛛捉“飞将”的?找出关键词句。那些“飞将”都被蜘蛛捉住了吗?预设:蜘蛛捉“飞将”有成功也有失败。蜘蛛捕捉飞虫“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作者把蜘蛛成功捉‘飞将”的情形分作三类:一类是蜘蛛用擒拿法捕捉的蚊、纳等小飞虫;一类是用捆缚法捉拿“力气较大的飞虫”;一类是用游击战对付“带枪的”“飞将”。失败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甲很厚,很重”,“力气很耐久”的“披甲的飞将”;一类是“最可怕的”蜾蠃,蜘蛛不仅捉不到它反而被它俘虏。3、师:在说明捕食动物的过程作者运用怎样的说明的顺序?预设: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按照飞将由易到难的顺序写蜘蛛捕食的五种生动情景。4、师:文中在说明蜘蛛捕食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请同学举例说明?预设:1.)分类别:如第2、3自然段描写蜘蛛捕食的五种情景,介绍了五种捕捉食物的方法。作用2.)举例子:如第3自然段中“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用形象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披甲飞将的难捉。3.)打比方:如第三自然段中“有时捆缚得密到像一个布袋”生动形象地说明蜘蛛捆缚食物丝密的程度,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5、师:课文在说明蜘蛛如何捕捉小虫方面作了生动的描写,恰当的使用动词形容词,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句来,说明这样写的好处。预设:1.)打比方的句子2.)蜘蛛捕食动物时的动词3.)修饰性的词语。如:蜘蛛怅然地望一望;蜾蠃静悄悄地来了……五、课文小结师:在作者笔下,蜘蛛是聪明而可爱。文中描绘蜘蛛捕食尤为生动具体,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预设:对说明对象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占有写作材料。文章启发我们要有一双善于洞察事物的敏锐眼睛,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并且认真观察、研究身边的事物,这样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发现一个个新奇的世界!如果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并付诸行动,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的同学也能成为自然科学家、动物学家。六、课外延伸(视频时间约3:23分)师:学习完了课文,我们知道蜘蛛是靠结网来捕食的,蜘蛛又是如何织网的呢?现在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欣赏蜘蛛织网视频)师:看我这段视频,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再观察蜘蛛织网的,然后写一篇《蜘蛛织网》的小作文。要求:1.)用第一人人称介绍。2.)运用一定说明方法,。3.)字数300-500字。七、作业1、写一篇介绍蜘蛛织网的作文。2、完成练习册。板书:蜘蛛周建人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一.引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