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生态建设年度工作方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公路铁路两旁及城市节点开展桉树种植工作的通知》(郴政办电〔年〕6号)、《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临办发〔年〕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主要公路沿线、县城周边及全县境内林业用地生态环境现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最大限度地拓展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努力把县建设成为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县。二、总体原则(一)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二)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三)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四)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乔、灌、草配套,造、封、管并重,统一规划、属地建设的原则。三、总体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产业布局科学、城乡森林生态结构优化、人居环境优美、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格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成宜居的森林生第1页共4页态环境体系,持续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通过生态县建设,使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把我县建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县。四、建设内容根据规划和调查统计,县城周边生态区域现有宜林荒山5431亩,荒地1971亩,共7402亩;主要公路沿线两侧有宜林地3746亩,其中高速公路两侧1354亩,省道两侧913亩,县道两侧1479亩;县内其他地域林业用地中有宜林荒山、疏残林地209552亩,全县宜林地合计220700亩(详见附件)。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县城周边宜林荒山、荒地全部营造桉树林;县内主要公路沿线宜林地营造以桉树、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大叶女贞、枫香、木荷等为主要树种的生态林,提高绿化标准,逐步建立起稳固的生态林防护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全县林业用地中的宜林荒山、疏残林地营造以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枫香等为主要树种的生态林。五、建设步骤(一)年冬—年春完成造林总面积53913亩,其中完XX县区城周边山头绿化工程造林任务3000亩;完成省道两侧护路林建设工程造林任务913亩;完成面上造林任务50000亩。(二)年冬—20XX年春完成造林总面积47235亩,其中完XX县区城周边山头绿化工程造林任务4402亩;完XX县区道两侧护路林建设工程造林任务1479亩;完成境内高速公路两侧护路林建设工程造林任务1354亩;完成面上造林任务40000亩。(三)20XX年冬—20XX年春完成面上造林任务40000亩。(四)20XX年冬—20XX年春完成面上造林任务40000亩。(五)20XX年冬—20XX年春完成面上造林任务39552亩。第2页共4页六、具体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1.成立县生态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范儒平任顾问;县委副书记、XX县区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朱副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办邝主任,县人大常委会李副主任,县政府骆副县长、谭副县长、唐副县长,县政协唐副主席,县委副调研员、县政府党组成员陈主任任副组长;县委办分管副主任、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XX县区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规划局、县林业局、县审计局、县环保局、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县水务局、县城投中心、县广播电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农林场所党政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林业局,由陈道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