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1893年12月26日,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主席亲笔书写《沁园春·雪》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词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极大的轰动。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沁园春莽莽素裹妖娆稍逊分外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沁园春莽莽素裹妖娆稍逊分外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qìnqìnráoráohánhán读一读:读一读:mǎngmǎngguǒguǒxùnxùnfènfènshǔshǔzhāo1、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停顿•节奏•重音•感情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千里/冰封,(拉长)万里/雪飘。(高昂)2、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1、上阙哪些句子总写北方的雪景?你能用成语来概括北方的雪景吗?写景时,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分别用了哪两个字?前三句总写北方的壮丽雪景。壮阔雄奇、玉砌银妆、冰天雪地。封、飘。静中有动,由下至上,由地面到空中,意境非常开阔,气魄宏大。2、下面的内容由哪一个字领起?“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惟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望”思考:望到了什么?由此可见,上阕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先总写,后分写3、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5、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点的?•“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太太祖祖宋宋66、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诗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诗人用哪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用哪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理解、品味这个字的丰富含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功业显赫的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功业显赫的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1、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2、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3、“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信念。秦皇汉武,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略输文采;唐宗宋祖,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稍逊风骚。一代天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只识弯弓射大雕!大雕!目的:陪衬当代英雄,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作铺垫。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文治、武功两方面有杰出才能和远大抱负的人;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诗人自己。这是全诗的主旨。7、“风流人物”指谁?究竟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