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前夕正式出台。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918万赣南苏区人民,再一次迎来历史性时刻。巨大的牺牲奉献:赣南人民土地革命时期的主题连日来,一部根据革命历史故事创作的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在北京、天津、广东等地上演,让那里的观众潸然泪下。《八子参军》讲述的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荣显响应中央“扩红”号召,将八个儿子送去参军,最后八个儿子全部牺牲的真实故事。翻开中国共产党9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八子参军》仅仅是赣南红色历史的一个缩影。“马前托孤”、“满门忠烈”的感人事迹,在这里耳熟能详……XX市俗称赣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的主体,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史料记载,苏区时期这里参军参战的赣南儿女有93万余人,占当时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22人,占全国的7.5%;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位赣南子弟倒下。赣南苏区为共和国奉献的不仅仅是她的儿女。这里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会治国安民和造就大批治国精英的实验基地。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开始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预演。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新中国十大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大将中的七位都在这里战斗、工作和生活过。——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第1页共5页方法》等光辉篇章。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造,不仅直接指导了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无不源于赣南苏区的生动实践,并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国防大学学生高远告诉记者,看了《八子参军》,她和很多同学都禁不住眼热泪流。“这部戏让我们更加了解赣南苏区人民是怎样支持革命的,作出了多大的贡献牺牲。”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迎深情地说。“《八子参军》让我们年轻人知道革命先辈是怎样走过来的,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付出和奉献,激励我们继续弘扬苏区精神。”巨大的战争创伤: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羁绊如今走进赣南苏区,山野葱郁,稻田金黄,当年的战火硝烟,在大自然面前早已消散。然而,对苏区的烈士后代来说,战争留下的创伤却难以消弭。XX县区泽覃乡光辉村有一户烈士后人家庭,这一家三代的际遇在当地既普遍又特别。这家的男主人叫李建平,他的父亲李心注、岳母杨生凤分别是当年在瑞金参加革命的李存桃、杨世文的子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1936年的游击战争中,李存桃、杨世文先后牺牲。家里少了主心骨,儿孙后代多受苦。像李心注、杨生凤这样的烈士子女,几乎都是衣食不周、靠乡亲接济长大成人的。成家后,日子过得清清苦苦。两年前,82岁的李心注仍然看到困难在他的子孙中延续。20XX年12月,李建平的妻子杨小琴被查出患尿毒症,四处求医花去近30万元医疗费。“没钱住院治疗,我只能在家做腹透、吃药、打针,每天要花300多元。医生说我只有换肾才能活下去……”杨小琴说。为了省钱给母亲治病,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李毅提出放弃学业;为了让儿子完成学业,杨小琴几度想放弃治疗;为了让妻子身体康复、儿女学业有成,李建平虽年近半百,仍然四出打第2页共5页工。红军后人在困顿中挣扎。XX市委主要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市人民医院安排杨小琴办理入院手续。随后,XX县区领导送来各方捐款41万元。李毅说。“先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现在我和妹妹都能正常学习了。作为红色传人,将来我要像先烈们一样努力报效祖国、报答社会。”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赣南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1986年,国务院在启动的扶贫规划中,将赣南18个县中的10个县列入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