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1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产业活动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小的是A.棉纺厂B.电子装配厂C.种植业D.渔业生产2.下列产业活动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的是A.交通运输业B.矿业C.农业D.商业、服务业3.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4.导致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原因是:①资源的地区差异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④政治体制的地区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高碳生活就是高能量、高消耗、高开支、高浪费的生活方式。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10年1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小镇召开,此次年会更强调“低碳”理念。据此完成5~6题。5.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A.核电工业B.电子商务C.汽车工业D.制冷工业6.高碳生活可能使该国及下列国家出现的环境问题是①.英国----国土面积缩小②.埃及----泥石流多发③.巴西----风沙严重④.瑞士-----积雪减少⑤.阿根廷----雨林被毁A.①②④B.①④C.②④⑤D.①③读我国中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回答7~8题。省区三大产业构成(%)GDP(亿元)产业①产业②产业③北京(市区)306828879a5732127081b5045517633c25453011217.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销售属于的产业分别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8.a、b、c代表的省份可能是A.海南、浙江、黑龙江B.黑龙江、浙江、海南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四川、浙江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是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迅速②城乡差别缩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人口由城市向乡村迁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10~12题。10.“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减轻山西的用心爱心专心1环境污染11.我国在山西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①煤炭储量大;②铝土矿储量大;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④水源充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下列有关山西省煤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西省应始终不懈地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只有经济上去了才有能力治理环境问题B.山西省应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C.山西省应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以及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D.山西省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据此完成13~15题。1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的土壤相当贫瘠②雨林和沙漠的生态环境都很脆弱③雨林和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15.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闭幕。读右图回答16~17题。16.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形成商业中心的是A.①B.②C.③D.④17.上海港的有利区位因素是A.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B.腹地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C.以长江中下游为依托D.港区沿长江分布,水域宽阔,通航能力强右图是长江三角洲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图。近年来该市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逐渐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业基地。读图完成18~19题。18.该城市的重化工业不断向北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城北地区人口众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