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东南大学设备处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屏障内动物饲育管理操作规范l、严格按人员、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单向流动。2、准备当天所需物品。(包括鼠笼、饮水、消毒液、饲料等)3、按周计划表进行动物换笼、断乳、配种、卫生、消毒等工作;必须使用消毒液浸泡的镊子夹取动物。4、每天记录饲育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出现异常,及时汇报。5、及时更换饮水和添加饲料,不得出现断缺。6、每天坚持检查母鼠生产、哺乳情况,及时调整哺乳仔数,观察动物生长状况及有无漏水等现象,做好卡片记录,工作日记和周报表。7、日常工作完毕,应将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清扫地板,彻底擦拭消毒地面一遍。每周五还应对屏障内所有其它区域及物品进行擦拭消毒,之后用消毒液对屏障内所有区域进行喷雾消毒。8、按规定开关照明灯、紫外灯。第二章工作人员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l、感冒、皮炎及各种病菌、病毒携带者禁止进入洁净区;2、进入屏障区前,先换拖鞋,入更衣室,一切个人用品如钥匙、饰物、手表、眼镜、通讯工具等不得带入;3、洗手时间不少于1分钟,完毕后入无菌更衣室,打开灭菌包用灭菌毛巾擦干后分别戴上口罩、帽子,穿上连体的灭菌服、鞋套、拖鞋,戴上消毒手套;4、入风淋室风淋;5、进入清洁走廊-内准备室(提取所需用品)-饲育室进行第1页共8页工作;6、随手关门,严禁两扇门同时打开,以保证压差的维持;7、工作完毕后,将废弃物品等随人从非清洁走廊退出。第三章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基本要求1、凡是可以清洗的物品(如饲养盒、饮水瓶等),在消毒灭菌处理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2、凡进入屏障设施内的一切物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流向路线进入。根据物品的性质可分别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器和传递窗两种不同的途径消毒灭菌后进入;3、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分别从高压蒸汽灭菌器、传递窗的洁净操作侧取出,放在内准备室备用;4、消毒灭菌过的物品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七天内用完最好;5、使用后废弃的物品和更换的笼具、饮水瓶等从污物走廊搬出。第四章实验动物进出屏障设施的基本要求1、采购和引进相应等级的动物时,应向国家规定的供种单位采购和引进;2、必须明确购入动物的品种(系)、性别、体重、数量、级别,购入的时间及动物质量合格证、动物遗传背景资料等;3、动物到达后,检查运输盒的密封情况,对照订货条件进行验收;4、将运输盒外表面用消毒液彻底擦拭消毒,放入传递窗,喷洒2%过氧乙酸溶液,用紫外线灭菌灯照射后,在内准备室打开包装,将动物移入饲养盒内,在动物隔离室观察一周,未见异常后转入饲养室。5、传出动物时,用已灭菌过的带过滤装置的专用运输盒装入动物后,封口胶布封严;6、将传出动物的品种(系)性别、日龄、微生物等级等有关资料写在动物标签上,随人带出。第五章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实验室内部规章制度一、spf级动物实验室组织结构第2页共8页1、spf级动物实验室由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直接领导。2、spf级实验室设置负责人1人,工作人员若干人。3、spf级动物实验室实行独立运转,有偿服务。所有帐目均通过中心财务收支。二、spf级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1、严格遵守动物中心考勤制度,工作时间坚守工作岗位。2、督促实验人员执行有关的操作规程。3、严格执行人员、物品的操作流程。4、定时做好动物实验室内外整洁工作。5、每天所需的笼器具、饲料、垫料应及时与清洗间和管理人员取得联系,保证各实验室的笼器具、饲料、垫料的供应,满足科研的需要。6、定时做好实验室内的温湿度记录。7、工作人员应熟悉使用实验室的有关设备,定期自行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报修。三、例行清洁卫生和消毒制度1、实验室非spf区(包括。入口走廊、一更衣,二更衣、风淋间)每天拖地一次,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性大扫除。2、实验室spf区公共走廊保持整洁,不得堆放物品。每天下班前用消毒液拖地一次。紫外线灯每天下班时开启,上班时关闭。3、洗手处消毒液经常更新4、实验室内的卫生由实验人员或代养人员自行负责。四、饲养管理制度1、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并挂牌标记。2、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