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分配制度合集分配制度范文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的概括,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列,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这既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发展,又表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目标和方向。凸显社会主义生产与分配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基本经济制度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与分配中的相互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了基本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部分。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将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囊括进来,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更加全面和完整,同时也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深刻地分析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就对象而言,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成果;而就分配的形式而言,劳动者参与分配的形式是由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分配表现为产品分配,也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分配,即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的分配和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因而分配也表现出先于生产且决定生产的一面。但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中,服从特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的结构。可见,生产与分配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不能被割裂开来进行讨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第1页共12页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二者相辅相成。在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之下,效率和公平是有机统一的,只有提高生产效率将蛋糕不断做大才能在分配环节有更多蛋糕可分,而只有合理的分配才能保障再生产更高效地进行,不发生两极分化和生产过剩危机。将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使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概括更加完整全面,同时也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辩证统一,强调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坚持和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在新时代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内涵更加明确自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对这一制度内涵的阐述是清晰明确的。通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为国有经济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上的质的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进一步阐明了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途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起来,使得分配制度的内涵和实现机制都更加明确。从分配关系上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这种分配制度表明,当前我国的分配关系中既有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的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也有通过按要素分配实现的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对应的分配关系。按劳分配是起主导作用的分配关系,体现着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对劳动的重视和对劳动者的保护。从分配制度上看,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包括国第2页共12页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公有制成分。公有制经济中应建立起平等的劳动关系,设计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公有资本占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应当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主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