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7.3民主政治的扩展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1789—1875年间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A.民主进程艰难曲折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专制王朝力量强大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解析:结合所学,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是因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相对强大。所以保皇派与立宪派的斗争使得法国政权更迭,反映了民主进程艰难曲折。答案:A2.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B.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C.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D.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解析:在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导致法国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主共和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工业无产阶级的觉悟不断提高和实际推动保皇党(君主派)内部矛盾复杂且争夺激烈;法国政局动荡。经过共和与帝制长期激烈的斗争,虽然当时君主派的势力还很强大,但在法国特别是巴黎街头经常发生政变的情况下,共和派与君主派为制止波拿巴派第二帝国复辟,以超出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承认共和制的宪法,所以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即题干所说的“独特”之处。答案:D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A.强调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C.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D.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解析: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来看,总统权力非常大,不突出“分权与制衡”,故A项错误;当时的法国没有国王,故B、C两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故D项正确。答案:D4.(2016·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A.《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解析:依据材料“温和的君主派”“温和的共和派”“妥协的共和国”信息可知,这部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长期斗争妥协的产物,结合所学可知“它”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D项正确。答案:D5.(2016·河南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A.①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宪法修正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说明了②③正确。①表述与题干材料含义相矛盾;④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答案:C6.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解析:材料中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个人的意志特点。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他的思想在宪法中大量体现,说明个人权力在国家行政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因此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专制色彩。答案:A7.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解析:法国元首并不独掌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德国国家元首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德法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故C项正确;德国议会不完全行使立法权,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