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1.(2017届镇江市学测模拟)下列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HCl溶液中的少量H2SO4,可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B.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过滤C.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铁粉后过滤D.除去Na2CO3固体中的少量NaHCO3,可将固体加热至恒重2.(2017届无锡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生成检验是否含SO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检验是否含NHC加热分别用SO2和HClO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探究SO2和HClO漂白原理的不同D加热盛有浓硫酸和铜的试管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3.(2017届徐州市第二次学测模拟)下列鉴别或检验有关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NO3)3溶液和Fe2(SO4)3溶液B.用加热、称重的方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D.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K+4.(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一次模拟)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于试管口以检验NH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C.某待测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待测液中一定不含有K+D.某溶液中加入KSCN后,溶液无变化,再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5.(2017届苏州市学测模拟)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加热灼烧的方法鉴别铁粉和炭粉B.用酚酞溶液鉴别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D.用氨水鉴别Mg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6.(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下列对某未知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一定含有Na+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C.滴加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溶液中含Fe2+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一定含有CO7.(2017届徐州市模拟一)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用Ba(OH)2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B.用加热法鉴别(NH4)2CO3固体和NH4HCO3固体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8.(2017届徐州市模拟二)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Ba(NO3)2溶液鉴别CaCl2溶液和(NH4)2SO4溶液B.用稀硫酸鉴别碳酸钠固体和碳酸钾固体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鉴别氨气和乙烯气体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盐(含KIO3)和未加碘盐9.(2017届盐城市模拟)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Br2的CCl4溶液鉴别CH2===CH2和HC≡CHB.用AgNO3溶液鉴别KCl溶液和MgCl2溶液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用酚酞溶液鉴别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10.(2017届宿迁市模拟)下列鉴别或检验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加热、称重的方法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C.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D.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SO11.(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测试)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A.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可以选择苯作为萃取剂B.配制0.1mol·L-1NaCl溶液时,若缺少洗涤步骤,会使实验结果偏高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显黄色,证明该溶液中不含K+D.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12.(2018届扬州市第三次模拟测试)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C.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