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题型精析《常用逻辑用语》一章,概念多,题型多,涉及面广,几乎与高中所有章节的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掌握相关章节内容的基础知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本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题型,掌握其解题方法与技巧.惟有如此,才能达到“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之目的.一、命题及其构造1、命题真伪的判断例1判断语句“对于(x-1)2≤0,有2x-1<0”是不是命题.解析是命题.因为(x-1)2≤0,即x=1时,2x-1<0不成立,所以命题为假命题.点拨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语句才是命题.另外,命题除两种规范形式:“若p,则q”和“如果p,那么q”外,命题也可写成“只要p,就有q”的形式.因此,将题中的语句改写成“若(x-1)2≤0,则2x-1<0”或“只要(x-1)2≤0,就有2x-1<0”,则其是否为命题就显而易见.2、四种命题的构造——先要弄清给出的(原)命题的大前提、条件与结论,然后进行“换位”(条件与结论互换)与“换质”(对条件与结论进行否定).例2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解析对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同时进行否定(“换质”),即可得否命题:“若或,则”.点拨由原命题写出其它三种形式的命题时,要注意条件与结论的“换位”与“换质”关系:对于两个命题,如果是条件与结论“换位”的,则称互逆命题;如是条件与结论“换质”的,则称互否命题;如是条件与结论既“换位”又“换质”的,则称互为逆否命题.例3已知命题“a,bR,若0ab,则0a”,则它的逆否命题是()A.a,bR,若0a≤,则0ab≤B.a,bR,若0ab≤,则0a≤C.a,bR,若0ab,则0aD.a,bR,若0ab≤,则0a≤解析对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同时互换并同时进行否定(既“换位”又“换质”)即可得逆否命题.故选A.点拨对于命题的构造,有一点必须注意:即无论是构造那种形式的命题,改变的只是条件与结论的形式与位置,“大前提”是不能改变的,否则,就改变了命题的“性质”.另外,此例中的“a,bR”是大前提,有别于全称量词,解题时,应引起注意.3、复合命题的构造——注意利用真值表进行构造并判别真假.例4命题p: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命题q: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请写出“p或q”、“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解析p或q: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p且q: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且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点拨教材中规定:用逻辑联结词“且”、“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新命题分别称为p且q命题、p或q命题.但如果将命题“p或q”写成:“对角线互相垂直或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命题“p且q”写成:“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虽将“或”与“且”写进了新的命题,但其实都是错的.事实上,命题p、q都是假命题,由真值表知,命题p或q、p且q也都应该是假命题,但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却是真命题,显然矛盾.4、命题的否定——命题的否定不同于否命题,简单命题的否定是直接否定判断词,对复合命题的否定要注意一些常用否定词,对全称或特称命题进行否定时,在否定判断词的同时还要否定全称或存在量词.例5已知命题,则为.1解析为:.点拨已知命题为全称命题.在写全称命题(或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时,要注意量词的变化,即全称量词要改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要改为全称量词.此例中只要将、即可得到.二、命题真假的判断1、(简单)命题真假的判断例6对于△ABC,给出四个命题:①若,则△ABC为等腰三角形;②若,则△ABC为直角三角形;③若,则△ABC为钝角三角形;④若,则△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由可得或,知①假;如令120,30BA,则有,知②假;由及正弦定理,得,再由余弦定理知C为锐角,据此不能断定△ABC为钝角三角形,故③假;由正弦定理可得sinsinsin222ABC,即ABC,知④真.故选A.点拨要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