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主要对策1当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1.1质量监督机构未能准确定位(1)责权不对等质量监督机构是在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对公路工程所有参建单位的实际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肩负总体质量监督的重责。政府领导是使质量监督机构发挥主要职责的关键和基础,但这也会成为限制因素。首先,针对某些质量影响因素,质量监督机构无权进行干涉和监管,比如工程勘察和设计等;其次,质量监督机构和政府对应部门的权限发生重复,使得监督职能出现重叠的现象,不仅造成监督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职责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产生质量问题,双方互相推诿,无法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导致原本可能不大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严重损失。(2)质量监督经费不足在质量监督费全面取消之后,用于工程质量监督的经费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但实际拨款数额较少,无法满足正常开展监督活动的需求,使得质量监督机构的生存压力剧增,空间被一再压缩,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此外,在这种状况下,质量监督机构不得不采取其他的方式收取费用,增加了贪污腐败情况的发生几率,对质量监督机构的形象造成极大的影响。(3)混编现象严重混编是指质量监督和检测之间的混编。目前,在高速公路工程当中,很一部分检测机构直接设立在质量监督机构中,初步定义为质量监督的下属单位。这一现象十分容易造成混编问题,形成“一班人马、两种职能”的模式,使得部分监督者同时扮演被监督者的形象,严重违背基本的质量监督法则,还会滋生贪污腐败等不良风气。1.2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职能不够统一各地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权范围未能完全统一,有一部分省级机构有权对施工单位资质、监理方资质进行检验和审批,还有一部分机构则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资质检验和审批,机构本身仅负责初审。此外,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有些质量监督机构具有一定决定权和话语权。政府下属的质量监第1页共3页督部门负责全施工过程的招投标、设计与验收,如果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范围不能统一,将会造成职责和权限方面的混乱,不利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1.3质量鉴定与评价制度不科学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施工许可、工程设计评审、市场准入体制与质量等级评价等。其中,前三项为事前质量监督的重点,具有监控和预防等方面的作用;而质量等级评价则是事后质量监督的重点,其主要作用在于准确评定工程成品的总体质量。由于工程质量等级评价占据较大权重,对最终结果起主导作用,所以质量监督机构应承担这方面的职责,但实际上这应该由工程的建设方来负责。1.4质量监督人员素质与水平有待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实际上是一项集合管理和技术的复杂工作,目前一部分质量监督机构还不具备完全保证质量的能力,尤其是人员方面,在业务及素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实际工作上看,高水平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在公路工程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也成为限制质量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2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有效对策2.1精准定位质量监督机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工程施工、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各参建单位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质量等级评价以及工程成品质量等。对于质量监督机构的改革而言,应严格按照相关改革政策进行,积极向行政机构转变,机构中的监督人员应采取公务员管理制度,适当提升工资待遇,有效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强化机构在执法部门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工程质量监督的合理性与公正性。此外,针对质量监督机构中的质量检测机构,可采取对应措施将其独立出去,并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2.2实行竣工备案公路工程竣工主要由建设方负责组织和执行,负责质量验收的全过程与结果,工程质量验收的最终结果必须如实反映出工程质量。质量监督机构在验收中主要负责监督与指导,对工程质量的总体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同时将评价报告上报给行第2页共3页政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检验是否满足备案标准。在公路工程项目备案的过程中,需向上级部门提交基础资料,备案结束后由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报告同时进行验收。竣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