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摘要:核心素养是人类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它既包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认识性素养,也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非认识性素养。学校的有效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核心素养;校园文化;关爱德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学校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最初阶段,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如何在学校的日常德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打造体验式的校園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激发学生活力之源泉。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能熏陶感染学生,使其热爱校园。优雅而多彩的显性校园文化,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润物无声的陶冶作用。[2]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校以此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按照“美化、绿化、让墙壁说话”的思路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在学校正门口,展出优秀学生的照片和事迹;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利用感动中国的人物、名人名言,身边的小明星等图文并茂的宣传板,无声地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在楼外的墙壁上,我们通过丰富的色彩、文字、图形等彰显文化主题。在楼道内,进行文化廊道建设,每个楼层突出一个主题。如一楼名师寄语,二楼孝心教育,三楼感恩教育,四楼优秀毕业生介绍等等。就连楼梯也充分利用起来,张贴文学常识,历史故事、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保知识等条幅;可以使学生在显性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快乐成长。二、积极倡导“关爱”德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学校应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集体的关爱,不仅懂得关爱自己、还应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通过关爱德育的模式,让每个学生得到关爱,让每个学生懂得关爱,让每个学生学会关爱。我校大部分学生为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家庭为了生计奔波,孩子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不服从班主任老师的教育。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开展了“为留守儿童送去一缕书香——为三庙河小学捐赠爱心图书”“老师,我想对您说”等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在“为留守儿童送去一缕书香——为三庙河小学捐赠爱心图书”活动中,号召全校学生为山区孩子捐赠图书,参观山区孩子的学校。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山区孩子们生活的不易、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他们满满的感激,都深深地感染了他们,孩子们由衷地感慨到“我们真是太幸福了!”丰富多彩的关爱德育活动,无形中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三、绿色评价,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绿色评价”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核心,以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为重点。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要多元化、科学化,通过多角度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力”。为了绿色评价学生,我们每学期坚持开展“星级学生”评选活动。星级学生分为:文明礼仪星、遵规守纪星、卫生环保星、管理之星、学习之星、作业之星、自律之星、诚实之星、乐观之星。星级学生评选涵盖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文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状态等方面,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此荣誉。每月通过班级评选一次,被评上的学生可以获得一颗银星,下月如果重复获奖,则该生累加一颗银星。到学期末累计达到4颗以上的银星的同学,被评为校级金星学生。金星学生将获得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火炬奖章,并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携家长一起走红毯。通过争创星级学生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