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必修II学习了几个典型有机物代表后,学生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初步从理论上掌握有机物组成与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本章介绍了有机物本章主要介绍各类烃和卤代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制法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是对上一章理论学习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与演译过程,同时为下一章进一步学习其它烃的含氧衍生物奠定基础,巩固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1、内容分为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三大块,按组成与结构不同进行质分块,突出官能团的性质和比较。2、采取呈现方式主要是用对必修II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补充新的性质(如顺反异构、乙炔的制取及性质、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由点到面”的完善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的对比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初步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和化学研究的方法。3、丰富和巩固了化学反应的有关知识。本章几乎涉及了有机化学的所提及的各类反应,充分复习了已学知识;同时也为下一章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打下基出。4、比较必修II中有机内容和本章的学习编排充分体现了非线性的螺旋梯次递进学习规律。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在过去编写的多套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知识是基本都是一步到位在高二下半学期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与有机物有关的知识,放在必修II介绍基础的物质的性质,形成初步的概念,在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作为核心内容介绍。1、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新课程内容标准原化学教学大纲内容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结构、苯的性质烯烃、乙炔、乙烯的用途、乙烯的实验室制法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3.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未专门就卤代烃提及,渗透在烃的衍生物中4.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渗透在各个环节的考查中,未单独列出。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渗透在环保内容部分,未单独列出。对比发现:1.新课程标准内容的要求减少,难度降低,比较注重生活。2.新课标注重以代表物质入手,从如何研究这一类物质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更多地需要从不同类别的有机物,其结构上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更多的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化学(必修+选修)第一节脂肪烃一、烷烃和烯烃在必修2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甲烷、乙烯结构、性质,演绎出烷烃、烯烃的结构与性质。根据官能团按烷烃、烯烃、炔烃的系列先介绍代表物再演绎同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二、烯烃的顺反异构通过2-丁烯的原子和原子团的空间排列介绍顺反异构未专门就此提及三、炔烃(内容编排基本上相同)1、制取及性质实验装置增加了除杂质装置,反应物明确指出是用饱和食盐水2、本章无,但在第五章第1节加聚反应中有提及。未专门除杂质装置,没有指出实际操作中用的是饱和食盐水。制聚氯乙烯及聚氯乙烯的用途、优缺点、对环境的影响。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石油加工工艺(分馏、裂化、裂解、催化重整)和产物、用途。2、用“思考与交流”栏目,让学生交流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和应用。石油的分馏的实验裂化、裂解、煤的综合利用作为选学内容,介绍都比较详细五、增加:1、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从能源角度阐述了“西气东输”的意义。2、增加煤焦油经分馏得到各种芳烃、煤的液化的意义的介绍。3、资料卡片:液化石油气有,但内容表述略有不同煤的加工工艺介绍得较细第二节芳香烃一、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1、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回顾苯与溴、浓硝酸的取代反应,氢气的加成反应。2、实验设计: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