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总则1.0.1为了统一江苏省内管桩的制作、基础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锤击贯入法、静力压入法施工的管桩基础。当管桩基础采用本规程方法确定承载力时,所用的管桩及施工工艺必须同时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1.0.3本规程适用于建(构)筑物的低承台管桩桩基的设计。对于高承台管桩桩基,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设计。1.0.4管桩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应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管桩桩型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应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1.0.5管桩桩基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和主要符号2.1术语2.1.1管桩(ConcretePipepile)本规程所称的管桩,是指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环形截面桩。2.1.2管桩基础(Concretepipefoundation)由打入土(岩)层中的管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建(构)筑物基础。22.1.3锤击贯入法(Hammerdriving)利用打桩设备的锤击能量将桩沉入土(岩)层的施工方法。2.1.4静力压桩法(Methodofpressingpilebystaticpressure)利用静载设备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岩)层的施工方法。2.1.5收锤标准(Conditionforstophammering)将桩端打至预定深度附近时终止锤击的控制条件。2.1.6液压式桩机(Hydraulicpressingpiledriver)通过液压式传力机构施加压力于桩身上的一种静压桩施工机械,由桩架、行走机构、液压机构、导向夹持机构和配重等部件组成。2.1.7顶压式液压压桩机(Jackingtypeofhydraulicpressingdriver)施加压力作用在桩顶部的液压式压桩机。2.1.8选桩(pilefollowing)打桩过程中,借助送桩器将桩顶沉至地面以下的工序。2.1.9填芯混凝土(Cavity-fillingconcrete)灌填在管桩顶部内腔的混凝土。2.1.10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ltim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它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承载力。2.1.11极限侧阻力(Ultimateshaft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土(岩)阻力。2.1.12极限端阻力(Ultimatetipresistance)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土(岩)阻力。2.1.1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th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2.1.14负摩阻力(Negativeskinfriction,negativeshaftresistance)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表面的向下摩阻力。2.1.15下拉荷载(Downdrag)3作用于单桩中性点以上的负摩阻力之和。2.1.16土塞效应(Pluggingeffect)管桩用开口桩尖沉桩过程中土体涌入管内形成的土塞,对桩端阻力的影响效应。2.2主要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F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KN);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KN);H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平力(KN);Hi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第i基桩的水平力(KN);Mxk、Myk—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外力,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y主轴的力矩(KN-m);N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的竖向力(KN);Gp—单桩自重标准值(KN)。2.2.2抗力和材料性能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MPa);ftw—焊缝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qsik—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qpk—单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KN);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R—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Ra—按场地土计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4Rha—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Rh—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Tgk—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T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