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变轨与能量问题考点1主动出轨——卫星变轨问题例题1.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超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例题2.宇宙飞船A在低轨道上飞行,为了给更高轨道的宇宙空间站B输送物质,需要与B对接,它可以采用喷气的方法改变速度,从而达到改变轨道的目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它应沿运行速度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比低轨道小B.它应沿运行速度的反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比低轨道大C.它应沿运行速度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比低轨道大D.它应沿运行速度的反方向喷气,与B对接后周期比低轨道小例题3.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例题4.如图所示,有A、B两颗行星绕同一颗恒星O做同方向的圆周运动,已知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在某时刻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近,则()A.经过时间t=T1+T2两行星将第二次相距最近B.经过时间1221TTTTt两行星将第二次相距最近C.经过时间221TTt两行星将第一次相距最远D.经过时间)TT(TTt12212两行星将第一次相距最远练习1.“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可以预见,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器材适宜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锻炼的是()A.哑铃B.弹簧拉力器C.单杠D.跑步机练习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C.进入轨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练习3.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外表面,有一隔热陶瓷片自动脱落,则()A.陶瓷片做平抛运动B.陶瓷片做自由落体运动C.陶瓷片按原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D.陶瓷片做圆周运动,逐渐落后于航天飞机练习4.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练习5.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a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变大练习6.在土星外围存在一个模糊不清的圆环,以前,土星环通常被看作是土星上的一个或几个扁平的固体物质盘。直到1856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论证了土星环是无数个小卫星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的物质系统。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根据环中各层的线速度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来判断()A.若rv,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B.若rv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C.若rv1,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D.若rv1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练习7.根据观测,某行星外围有一个模糊不清的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