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6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研究-人力资源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研究李世玉董朝霞李维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事处摘要: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师德师风建设历来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充分掌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提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座谈会上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可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高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养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我国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的实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良好,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崇高道德情操。但是,由于社会存在一些利益至上的不良思想,部分高校也存在重科研轻师德的考评机制等现象,导致了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敬业意识淡薄、学术道德失范、对学生漠不关心、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等问题。二、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探索1.制定政策,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高校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6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师德师风建设文件。高校应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将具体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重点工作、长期工作常抓不懈。2.重视和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将师德师风培训纳入高校培训体系。高等学校要在教师培训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比重。高校在组织教师培训过程中,尤其是新教师入职培训时,要开设师德建设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使新教师自入职初期就能够牢牢铭记师德师风的准绳,使自己的言行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高校可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增设师德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选编近几年来高校教职工剽窃、弄虚作假和贪污受贿等反面案例,通过一正一反的事迹与案例帮助教职工认真学习模范,从案例中吸取教训,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3.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师风考核运用到实际的奖惩工作中。高校应该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日常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中对师德师风进行约束,并将考核结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以应用,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以奖惩的形式加以体现。对于师德师风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应该同时认定为不合格,同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行政职务晋升名师评选、人才遴选等各级各类表彰奖励中实行“一票否决”。对于违反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规定的“红七条”禁止行为的教师,高校应依据相应规定进行严肃处理。高校应建立对在日常教学、科研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6社会服务工作中师德师风考核表现优秀的个人表彰机制,通过评选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师在各类评选工作中优先考虑,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形成崇尚高尚师德师风的良性竞争。4.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充分发挥典范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报刊、网络、广播、橱窗等传统传媒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每年定期集中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使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品牌、形成制度,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师德师风学比赶超的积极环境。定期举行师德报告会、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广泛宣传良好师德典型的模范事迹,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