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战国策》第二课时《战国策》授课教师:田孟洋⑴秦王不悦。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⑶仓鹰击于殿上。说通“悦”,高兴。说通“悦”,高兴。错通“措”,注意。错通“措”,注意。仓通“苍”仓通“苍”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请广于君轻寡人与天下缟素且秦灭韩亡魏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扩充,形作动。轻视,形作动。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名作动。使……伏,使……流使……亡(三)一词多义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不说()请说之()高可二黍许()安陵君其许寡人()使说许派派出使出使高兴高兴解释解释多一点多一点听从听从(四)翻译句子。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实力吗?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实力吗?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1.第一段写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为何不答应?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完全是一场阴谋,以异地为名行灭国之实,妄想不费一兵一卒吞并安陵国。内容上交代了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以“秦王不悦”,突出他此次出使任务之艰巨。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二、小组讨论2.秦王“以大换小”的骗局被安陵君拒绝了。在这种情形下,唐雎出使秦国。面对使者,秦王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唐雎又是如何应对的呢?秦王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以五百里易安陵(利诱之)(利诱之)秦王秦王逆寡人轻寡人逆寡人轻寡人天子之怒天子之怒(武力恐吓)(武力恐吓)长跪而谢长跪而谢(为什么要跪?)(为什么要跪?)安陵君安陵君愿终守之弗敢易愿终守之弗敢易(明辨之)(明辨之)唐雎唐雎虽千里不易岂五百里虽千里不易岂五百里布衣之怒布衣之怒(针锋相对)(针锋相对)(不辱使命)(不辱使命)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