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训练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3“.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有,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4.宣传图片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下列选项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对应的一组是()A.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踊跃支前C.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5“.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6.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7.中共中央在1962“”“年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改革经济体制8“”.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材“”料二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材料三“”小、土、群大炼钢铁的场景(“”“”小即小高炉,土即“”土法炼钢铁,群即群众运动)“材料四正如前副总理薄一波所说: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О七О’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至今还埋在草里。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路线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影响。(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从一五到二五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四,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答案1.A2.B3.C4.D5.D6.D7.C8.C9.(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影响:助长了盲目冒进情绪,在它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一场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追求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2)变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基本未变。原因: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58“”年开展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党领导经济建设经验不足。(3)“”大跃进运动造成了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