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摘要:培养少年儿童对生态环境的爱心与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绿色环保教育的培养尤为重要。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绿色环保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越来越企盼人类具有自我超越的创新能力。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成为每个生命体自我成长的重要追求。因此,它也自然成为每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培养少年儿童对生态环境的爱心与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绿色环保教育的培养1、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体育教师给人们的印象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素质低,较懒散,还能搞什么创新?要改变这种看法,就需要体育教师自身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自我充电,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仅使自己成为学科专才,还要成为教育通才。其次,还要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勤于实践,不断积累。认识到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蕴涵在各科教育中,是责无旁贷,体育学科教学是引领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语文课,数学课还有其他课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只要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理念,结合绿色环保意识教育,提高自身综合能力。2、开发、收集绿色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器材。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有效的第一保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育原本就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同时,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绿色体育”意识,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就应该挖掘生活素材,创新绿色教学内容。3、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绿色环保教育。过去的教学主要是解决现存的问题,培养的是“应答式”的能力,这样无形中削弱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就是从问题的不同事物中找相同并加以解决,从而使创新意识逐步增长。例如:在教学轻物投掷时,启发学生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投掷?并且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制作绿色的、环保的教学教具和教学器材等。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单手、双手、背向、侧向”共创造出17种方法,虽然有些方法很滑稽,但还是应该表扬,对于小学生这也是知识的创新。为了开发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灵活性,启发学生其他教学内容能不能有所创新?聪明的孩子们想出了许多,诸如:跳的练习可以单脚跳、双脚跳、单双脚交替跳等,跑的练习可以慢跑、快跑、变速跑,倒着跑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在传授“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时,有学生突然疑问:“我从体前抛行不行?这样远”。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提问是捣乱而训斥这个学生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把学生的创新意识给扼杀了,变的谨小慎微、墨守成规。反之,如果教师表扬这个学生的提问,并让这个学生把自己想的投法给大家表演,随后不失时机的跟大家说:“你们也想一想实心球还有什么投掷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个学生的质疑,激发了全班的创新意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4、创造条件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张扬学生个性,延伸绿色课堂。体育教学课堂创造条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效果,而更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教学中提供场地与器材、说明创编的类型,提出锻炼的身体部位等条件,让学生创编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如:给学生2个实心球,创编类型是接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