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结构加固补强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浅谈建筑物结构加固补强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前言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许多建筑物结构强度刚度都有所降低,对老化或有病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是提高其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办法。优秀的加固方案不仅要体现在质量好、造价低、施工便捷,同时还要满足业主对各种使用功能要求。本文介绍了当前一般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主要技术的种类及其施工方法。二、结构加固补强要求及目的2.1、要求1、补强加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原结构及构件的损伤。2、补强加固梁、板、柱及剪力墙之前,需先去除该结构部位受力范围的楼面附加恒载及活荷载,对该受力范围的结构进行支顶,支顶方案需经设计审批后方能进行施工。3、对于结构需打凿部分,须制定合理施工方案,经设计审批后方能进行施工。4、混凝土补强加固部分除各图纸说明的要求外,其余应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执行。钢结构补强加固部分按“钢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CECS77-96)执行。2.1、目的对老化或有病害的建筑物进行加固的目的是:提高其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法目前,对于民用建筑结构加固补强,方法有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粘贴碳纤维法、体外预应力法、悬挂法、增加支撑法等。由于每种方法的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工程造价和利润都不相同,所以在选择什么样的加固方法,应针对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结果都会使到建筑物结构强度和刚度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其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下我就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分别论述采用这二种常用的加固方法的施工材料、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施工要求以及工程质量检验等。3.1粘钢加固施工方法一、材料要求:1、钢材:均采用Q345B2、结构胶粘剂:2.1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其粘结抗剪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置信水平c=0.90、保证率95%的要求确定。2.2结构胶的钢-钢粘结抗剪性能必须经过湿热老化检验合格,并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结构胶,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实际无毒卫生等级要求。2.3粘贴钢板的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为A级胶(相关安全性能指标详GB50367-2006)。二、主要施工程序表面处理一配胶一粘贴一加压一固化及养护一防护处理一检验三、主要施工方法1、表面处理:a.根据加固范围拆除梁(板)下局部间墙,铲除梁原饰面层至砼面,用钢丝刷刷去松浮物,用脱脂棉或棉纱沾丙酮擦拭,去油污;b.用平砂轮对钢板粘接面进行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短边平行,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干净。c.钢板粘贴面的背面需进行防锈、防腐及防火处理。1)、喷丸除锈等级为Sa2.5级。2)、环氧富锌底漆两遍,每遍30um,环氧云铁中间漆两遍,每遍45um,高性能环保面漆两遍,每遍40um。对于现场焊缝处,应仔细打磨后补涂底漆和中间漆,厚度同上。2、胶料配制:按称量比例调制粘结胶,调制前对甲、乙两组分别搅拌,混入后再充分搅拌。3、粘贴:用抹刀将配制好的胶粘剂同时抹在已处理好的砼结合面、钢板贴合面上。为使胶能充分浸润、渗透、扩散、粘附于结合面,宜先用少量胶于结合面来回刮抹数遍,再添抹至所需厚度(1〜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4、加压:粘贴好钢板后用夹具夹紧固定,或用支撑固定,并适当加压,压力保持在0.05〜0.1Mpa,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挤出为度。钢板粘贴后,用小锤沿粘贴面轻敲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粘贴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5、固化及养护:钢板加压不得中途局部减压,经24小时后可卸压,3天后可受力使用。6、防护处理:粘贴加固,经固化卸压后进行防锈防腐处理。7、检验:粘钢固化后应检验粘贴密实度情况,如不符要求,应进行修补。四、施工要求1、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清理后应露出结构本体、擦净,钢板打磨处理后,应露出金属光泽,表面处理不得沾上渍水、油渍和灰尘。2、配胶:胶料应严格按比例称量配比,充分搅拌不得有沉淀色差,容器内应清洁,不应有灰尘、水分和油渍混入。3、粘贴:配制后的胶料应立即使用。涂抹胶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