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京津冀一体化成十三五规划重点石家庄打造第三极2015201520154302012015-20172015823122015101871620157132015182016111(20162020)京津冀“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七大方向寻找受益者(14.75+5.89(5.60+0.72(11.12-4.79(7.13-0.97(9.00-1.64(27.(10.72-3.25%);(7.57-0.39(9.29+5.69(2.75-1.79(4.13+4.56(5.73-0.69(13.55-3.90(9.81-3.25%);(9.87+0.71(20.00-3.29(31.(7.41-1.20(10.61-0.66(8.08-1.10(13.71-0.72(19.03-1.91%);(16.8(22.4(4.80-1.64(4.68-2.90(6.82)(4.75-2.06(5.22-0.76(11.44+4.38%)(11.52-2.54%)(12.18-2.25%)(32.78-2.00%)(13.37-2.69%)(12.91+2.30%)(23.13-2.16%)(8.32+0.60%);(8.64+0.23%);(6.11-3.17%);地方区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是其三大职能之一。本文以京津冀经济圈为背景,对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以服务地方经济,合理进行人才配置为目的,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大学生就业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122—02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三大经济圈,即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地方区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作支撑。大学生是掌握技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立足于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和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基本任务,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进行探讨和研究,为高校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促进人才合理配置,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必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取代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主角地位,第三产业也势必超过第二产业。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两倍,天津二者也已接近持平。河北是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保障京津冀都市圈的环境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冶金、建材、医药、石化、纺织、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原材料产量在京津冀都市圈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崛起以及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的建设,京津冀经济圈将是一个具有潜在发展力的经济圈。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职能之一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崛起,区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项职能。大学正在成为社会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最常见的一种模式。高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这样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建设的良性循环是社会所期望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地方高校教育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作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人才的基地,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协调程度不够,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等,使得人才培养脱离地方需求、学科设置滞后地方经济、大学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就业取向出现错位等等。现以河北省地方高校就业现状和京津冀经济圈为例,以大学生就业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为切入点,对河北省高校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提出可行性思路和建议。向调查表明,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最关注的是地域、薪资、工作环境。在地域上北京、天津是首选(长江以南生源地的学生首选上海、广州、江苏),其次是廊坊、唐山、保定、秦皇岛,对于承德、张家口、邯郸、衡水、沧州等地域,学生都持观望或不予考虑的态度,甚至是这些生源地的学生都不愿回去就业。对于薪金和工作环境,一部分毕业生没有正确定位,总想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的理想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