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圆柱的表面积课时:共1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张亚飞赛艳可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有关本课的的要求是: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运用迁移规律,使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起到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编者从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到探索出表面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分析综合能力以后学习其他几何图形打下坚实基础。教材注重拓宽学生的探索空间,坚强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坚强在操作中对问题的思考。3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又制作过圆柱模型,所以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并不困难因。只是计算复杂,容易做错。目标1、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2、:培养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价值。学习重点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评价任务: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对同学的板演情况作出正误判断,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圆柱状的物体,如:茶叶盒需要一定的材料,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一个茶叶盒需要材料,实际上求得时圆柱的什么?知道求圆柱的表面积环节2展示交流、1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个圆柱体要求得几个面的材料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知道侧面积的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教学例3(1)、拿出圆柱体学具感受圆柱体表面积。学生先摸一摸表面积并口答摸时的感觉。小组先交流、然后动手用剪刀、剪裁圆柱侧面。展示小组作品。四人小组互相演示侧面积与长方行的关系得出结论并汇(2)、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呢?师贴学生作品: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地面的面积(3)、圆柱底面积是个圆,你会计算侧面积吗?师:环节3评价点拨,提升问题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与长方形关系后,提出“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计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1、让学生小组充分思考继续动手操作。2、汇报过程:A、把圆柱切拼成近似长方体根据长方体与圆柱体关系推出圆柱表面积。B、联系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柱的两个地面分成若干小扇形拼成一个与侧面同长长方形,然后与侧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即:圆柱表面积=底面周长×(圆柱高+底面半径)用字母表示:S=2r×(h+r)二生扮演其余学生共练扮演生说想法会剪切侧面底面底环节4解释运用、解决问题环节5尝试归纳、总结反思。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1)、底面周长是2.5分米,高0.6分米。(2)、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12厘米。2、求下面各圆柱表面积。(1)、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3、教科书16页第5题。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六、作业。练习二的第六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用自己的话叙述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