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2017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考试的笔试和面试技巧“三位一体”高校校考阶段一般分几个步骤,大部分高校会有书面评审,有些高校会因报名人数的情况设置笔试,去年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设置笔试。最后进行面试。1.书面评审。各高校一般都会组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并参考竞赛成绩以及中学阶段综合表现情况,确定该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名单,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5~7倍。2.笔试。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选拔的效率,规定如果通过书面评审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5倍,则组织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招生计划数1:5的比例确定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考核环节的人员名单。如2016年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都进行了笔试环节。当然有些专业直接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根据笔试成绩就给出了综合素质测试的分数,比如浙江理工大学的动画专业,就是采用笔试。3.面试。面试是学校自主选拔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书面评审的考生须参加各校组织的综合测试。综合测试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职业发展潜力、学业水平、与各高校专业的契合度为主,精品文档根据专业培养需要,有的高校文理科专业采用面试方式进行,为了规范考试流程,一般考试过程都会全程视频及文字记录。4.面试的一般流程:首先考生自我介绍(不超过5分钟);其次专家面试评分(约25分钟),专家面试环节一般采取单独面试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个人单独面试又分“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由于是特定面试官对特定学生,所以面试题的个性化和情境化程度较高,有些题目是针对学生提交的材料量身定制的,有些则是面试互动中追问出来的。在“一对多”模式中,一名考生要同时面对多位教授的问题,对考生的心理素质的考验要更大。小组(群体)面试,一般为无领导小组面试。考官公布考题后,由小组成员(一般为5至8人)自己组织讨论,一般分为个人陈述、小组讨论和总结陈词3个环节。虽然是“无领导”,其实只是“不指定领导”,因为一般总会涌现1~2个“自发领导”,他们或是在陷入胶着时把讨论推向深入,或是在主题偏离时把讨论拉回来,表现抢眼,这样的考生一般能给面试官以好印象。但是,其中也会有个别学生表现过于强势,当作自己的专场,往往会给面试官一个不好的印象。面试题是组织面试的基本要素,也是考生非常关心的话题。虽然面试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其主要考查方向,大致归为以下几类:(1)社会现行和时事热点问题,如浙江工商大学的“对美国重精品文档返亚洲的看法”,宁波大学“你认为小学是否应该叫停奥数”;(2)科学素养问题,如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请说出海市蜃楼的原理”,“请说出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等;(3)人文素养问题,如浙江工业大学的“关于胡适之文的理解和拓展”;、(4)道德和价值问题,如浙江理工大学的“你认为中学生是否可用手机”;(5)思维品质问题,如浙江工业大学的“你父母年老后你会选择让他们在身边还是让他们去养老院养老”,宁波大学的“你对孝顺的理解”;(6)个人相关问题,如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你一生中最感动的事”,浙江工业大学的“你在高中学习中最记忆犹新的事情是什么”;(7)学校和专业问题,大部分高校都会问“为什么选我们学校”、“对专业的看法”这类问题。面试结束后有些高校会进行心理、性格和职业规划测评。4.确定合格名单。测试结束后,确定入围考生名单,考生可通过高校招生网查询综合测试成绩,入围考生名单在各高校招生网和考生所在中学进行公示,公示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各高校将合格名单与综合测试成绩一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考生在面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精品文档1.答题先要有规划。面试过程,考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往往会因为过度的紧绷而陷于空白的状态,从而出现冷场的局面,使得面试的成绩大受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许多考生往往拿到问题就急于作答,往往中途发现角度不佳因而进退两难。对于问题的判定与切入点的选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