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后地下水-1000地表形态塑造—综合训练建于1960年的瓦依昂水库,横跨意大利东北部的深山峡谷,当地为石灰岩和粘土相互层叠的岩层结构。1963年8-10月,该区域经历多次大雨。1963年10月9日晚大雨滂沱,22时41分,回答1-3题。1.相对原冰川谷底,形成现在峡谷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蚀B.海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导致此次瓦依昂水库滑坡的直接诱因是A.水位上升B.植被稀少C.岩体破碎D.库岸陡峭3.从地质角度分析,瓦依昂水库坝址区存在的危险因素A.地处峡谷,坝体抗压能力低B.坡度太陡,汇水速度快C.向斜构造,岩体向谷底倾斜D.断层发育,泉水涌出多1600ri4o・50pm^下雨刖一地下J-200瓦依昂水库南岸发生大规模滑坡,造成重大损失。下图为瓦依昂水库滑坡体区南北向剖面图。据此高程(米2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其形成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的综合作用。如图为环崖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地壳抬升前,该地A.河道位置不易摆动迁移B.背斜构造使砂岩更趋坚硬C.页岩受侵蚀程度大于砂岩D.地表受外力作用趋于平缓5•地壳抬升后,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A.河曲发育B.定向侧移C.持续下切D.游移不定6.环崖呈弧型主要是因为A.砂岩与页岩之间不规则断裂而成B.页岩成环形崩塌形成C.前期曲流形态在砂岩中发育而成D.后期河流侧蚀砂岩形成盐风化作用是指雨水或海水等含盐水分(溶液)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露头表面矿物颗粒、碎片或部分盐晶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一般,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因物质脱落,易形成各种形态的风化凹穴,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风化时间越长.风化穴越大。如图(上一页)为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的盐风化穴景观。据此完成7-8题。7.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盐风化现象。与甘肃酒泉相比,该区域红色砂岩形成的风化穴3A.更大排列更密集B.更小排列更稀疏C.更大排列更稀疏D.更小排列更密集8.下列有关盐风化形成必要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4A.可溶性盐类物质B.含有孔隙的岩石C.坡度较陡的地势D.干湿交替的环境9.库赛湖湖底粗颗粒层的沉积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库赛湖东南部和西北部等深线疏密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A.东南部地壳下陷更加剧烈B.西北部风力沉积作用较强C.东南部流水沉积作用较强D.西北部冰川沉积作用较强11.湖泊年纹层是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若湖底某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A.春季风力偏大B.夏季气温偏高C.秋季降水偏少D.冬季光照较强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出产于广东肇庆市端溪,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其石质主要为泥质变质岩。其中,带有“石眼”的端砚尤为珍贵,“石眼”是一种特殊的火山尘泥结构。端砚易雕刻、蓄水不洒、发墨快。据此完成12题。库赛湖的年纹层是一种由冬季冰面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粗颗粒层和夏季沉积的细颗粒层两者9%QS3540:輛朕:零謀强*、■觇层取样蛊交替形成的。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512.端砚能“蓄水不涸”的主要原因是()A.透气性好B.岩性致密C.吸水性强D.硬度较大新生代第四纪末次冰盛期是地质史上最后一次冰期盛期,南北两极气温下降的幅度甚至达到20°C,南北两极冰盖迅速发育,凝固了大量的水分,致使全球海平面平均下降了约130m。末次冰盛期,中国沿海地区大陆架几乎全部出露,日本海成为一个冰封的内陆海(湖),末次冰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的黄土状堆积物,称为下蜀黄土。据此完成13-14题。13.末次冰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变质作用B.海浪作用C.风力作用D.冰川作用14.与末次冰盛期之前的温暖期相比,末次冰盛期可能出现的景象有①日本西部地区降雪增多②西北太平洋表层水温下降③低纬地区降温幅度最大④北极地区海冰范围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我国南海珊瑚礁岛屿广泛分布,其中永暑礁位于10°N左右,受冬半年大气环流影响最大,其各部分地貌是珊瑚遗体不断被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下图示意永暑礁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