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教育,持续发展”额尔和中心校教学、文化建设解读面对近年来困扰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打造骨干教师团队;弘扬师德文化,塑造四好少年;改善校园环境,深挖环境育人功能;广纳社会教育资源,学校与社会无缝链接等。我们觉得学校的发展历程积淀了较为丰硕的文化底气,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于是,我校从办学特色上下功夫,通过研究决定学校办学品牌“正心教育”。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高位发展是有效途径,更是省心省力的捷径。:前言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层面组成:表层的物质文化——学校的校舍、设施、环境体现出的文化色彩;浅层的行为文化——学校成员的行为体现出的文化氛围;内层的制度文化——学校各项制度体现出的文化特点;深层的精神文化——由价值观念决定的办学思想和群体意识。各个层面的文化通过协调一致的动态作用,实现着对人的真正“改造”,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才真正得以实现。策划立足于学校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使学校文化这一教育资源在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真正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学校文化的策划必须经历三个完整的阶段:学校特色资源的挖掘,核心理念的提炼,文化体系的构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最终也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可以说,追求学校特色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追求。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提出额尔和中心校以“正心”为核心理念的办学哲学。并由此提出了学校的品牌主题“正心教育”,由“正心德育”、“正品教学”、“正行管理”、“正风环境”四大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个性化学校体系。通过“正心教育”品牌的树立,对外打造额尔和中心校的美誉度、识别度,使广大公众更加直观的感知学校,认识学校的价值追求、品牌特征;对内可以将所有工作的价值取向归于一个焦点,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全心全意,共谋学校发展!第一章:办学理念一、核心理念(一)正,为做人之本姿势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一个身正的人外观举止得体大方,高雅端庄。读书写字更是讲究静心调息、坐姿端正。摇头晃脑、歪坐、斜站、眼睛到处乱看、手脚乱动都是怠惰不敬的一种表现。正心是一种修养方法。身正、心正,行必正。一个正的人充满正能量,能够做到正己正人。当一个人拥有纯洁的道德、高尚的勇气、高贵的尊严、朴实的端庄伴随着无畏、宁静平和的气质,就会使周围人感受到神圣的理性之美。所以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美丽祥和、纯净真诚、宽厚豁达,同时注意自己的修为,适当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影响,给身边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正心,为立校之道正身为正心,正行、正人需先正心。正因为正心是做人之根基,是育人之目标,是现代公民之标识,所以我们博采贤智、审时度势,将“正心”作为特色化办学的核心理念,将“育英才本色,蕴天地正气”当作学校高位发展的神圣使命,将“正身、正心、正行、正人”作为学校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我们认为“正心”是促进本校发展的和谐之道:——人的本质是一种生命存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生命的生长与发展,就是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教育所求之生命成长就是要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内在的德行美和外在的气质美、言行美,从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也就是“正身、正心、正行、正人”的过程。因此,我们坚持“正心教育”。——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其自身人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只有具备公正、廉明的品格,其人格才具有可信性,教师才具有道德上的感召力,也才能保持教育的公正性——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校思想、管理理念对于一所学校至关重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人正,不以权谋私,对每一位教职员工公平、公正、公开,才能为中层和教师做表率,才能将有形的管理,化为无形的学校文化。因此,我们坚持“正心教育”。——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关乎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决定孩子成绩和未来的不是学校,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