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 【摘要】人非圣贤,孰人无过。领导者的良好形象要靠人格力量来维持。在实际工作中,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对待错误所持的态度,勇于进行自我批判,同时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修养上下工夫,做一个谦虚、朴实的好领导。 【关键词】领导者;自我批判;自我监督;自我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往往习惯于想像自己的权利有大,职位有多高。而常常忽视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对批判的反应和自我批判 领导者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如何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批判,是否善于认识所犯的错误并决心进行自我批判。实际上这是一块试金石,能够使人们以足够的准确性推断领导者的成熟性,推断他接受被领导者对他的个人品质。假如领导者不隐瞒缺点,而且实行措施改正并消除它们,那么他多半经受得住职务要求的考验。但是,当他出于自尊心、对威信的错误理解和其他想法,把任何意见都看作企图侵犯他的特权并与自我批判格格不入时,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他必定面临停止不前的危险。 批判和自我批判方法的实质在于“不容许对缺点以及有缺点的人实行自由放任的态度。对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应该同对于委托事业的高度严格要求联系在一起。”批判以改善共同事业、改正错误和失误为目的,因而它是十分宝贵的。党把批判和自我批判看成是成功的领导工作和经济建设任务实现的必要条件。因此,重要的是由领导者亲自认识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意义,并根据它们树立正确对待批判的榜样。 很多领导者了解批判和自我批判的作用,成功地运用批判与自我批判武器来进展他们领导集体的成果。自我批判精神、自我监督和对现存缺点的清醒估量,有助于他们随时防止危机情势的发生,始终在集体中保持正常的社会心理,并且做出正确的决策。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这样的领导者,他们对待“来自下边”的批判反应自然不能说是健康的。结果是,没有人怀疑领导者的正确性,他似乎并没有侵占别人的利益,但是一旦有人稍稍触犯了他的利益,哪怕是处于完全正当的理由,他马上翻脸不认人了。我们中间还有一些领导者,最善意的批判都会被他们看成是个人的恩恩怨怨。一听到批判意见,他们更多想的不是改正缺点,而是开始想办法进行报复。遇到一点小小的反对意见,不去仔细考虑这种反对意见的合理性,而是想该用什么办法,该用真话还是假话反驳它。原来应该敞开胸怀,而他们却握紧了拳头。 批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