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练习散发新课程的气息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教师不仅要有一个正确的练习观,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练习目标,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那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呢?笔者认为设计小学数学练习要注重体现以下“七性”。一、实践性。练习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环境中寻找例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才能展现数学的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尝试从数学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这种把练习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巩固新知,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二、趣味性练习的单调性或者说练习的模仿与套用性等,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应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成功的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可设计这样的练习:创设一个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然后围绕这个情境进行练习设计,如分发糖果,分组排队看演出,参加各类游园活动等一系列有余数除法的习题。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新知识很快能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在做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设计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教学“互质数的概念”时,可设计这样一组判断题: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④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通过这样针对性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的含义,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四、探究性练习设计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和推广”的基本过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模仿及大量演练习题的做法,正如古人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探究性问题,跟学生提供探究规律,寻求结论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发现,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以体现。如教学“小数乘法”练习设计:数学中有许多奇特的现象,比如有的等式中两个数相同,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等于它们的的积。例如:1.25×5=1.25+51.5×3=1.5+37×0.875=7-0.8753×0.75=3-0.75同学们,你能从中探索规律,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来吗?五、层次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静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不能“一刀切”,而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数学内容的要求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注意灵活、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可采用“练习超市”的形式设计两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于所学的内容,主要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发展题,有一定难度,主要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例如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可设计两层次的练习:A级:(1)4.3×68+4.3×32(2)(1.25+2.5)×4B级:(1)7.4×5.6+7.4×5.4-7.4(3)8.4×7.2+0.84×28通过这样的层次性练习,不仅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更使他们在数学练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六.挑战性学生好奇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