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案例分析李晶一、观美景,入诗题师: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被喻为“人间天堂”。课件:西湖美景(晴天的西湖、雨中西湖和西湖四季)。师:游览了这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呢?生:我觉得仿佛进入仙境一般。师:说得多好啊!生:真美啊!真想去那里玩个痛快……师:老师和你有同感呢,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西湖。师:对,这就是美丽的西湖。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北宋大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师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使学生入情入境。】二、破诗题,吟诗句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诗题吧,咱们一起来读读吧!生读诗题。师:你知道诗题是什么意思吗?生:是诗人苏轼在湖上饮酒赏景,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师:你真了不起!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设计意图:这首古诗的题目中包含了很多内容,理解诗题学生就对后边理解诗意奠定理解基础,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真实、扎实和朴实。】三、抓字眼,明诗意⒈感受晴天西湖的“好”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一句,结合注释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师: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这是描写晴天的西湖。师:你从哪儿看出来这是描写的晴天的西湖呢?生:晴方好师:板书(晴)你觉得晴天的西湖怎么样呢?生:好。师:板书(好)。好在哪里呢?生:晴天水面上波光闪闪的,很美。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波光闪动的样子吧(播放课件)。师:看到了吗?这就是水光潋滟啊,你能用其他的词表现水光潋滟吗?生:波光粼粼生:银光闪闪师:看到这样的美景,你心情怎样?生:激动、赞叹-------师:把这种感情带进诗句中读!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啊,所以作者说,读——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师:我真想大声地赞美——生:水光潋滟晴方好。⒉感受雨中西湖的“奇”师:游览西湖,首先与我们亲近的自然是水,咱们再轻声地读读诗句相信带水的字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师:读完了吗?你看到带水的字了吗?生:我找到了湖。师:其实,还有一个带水的字隐藏在诗中,你再大声读读,它肯定会跳出来。生:是雨字(板书)师:(指着板书“雨”)这个给西湖带来另一番景象的精灵多么重要啊,该怎样读呢?生:重读。师:很好,那你能试着读读吗?生:再读诗句。(重读“雨”字)师:谢谢你让大家听到了雨。孩子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阵蒙蒙细雨,洒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到处都是朦朦胧胧的看不清。师:好一个朦胧的美啊!生:我仿佛进入到仙境一般。师:说得多好啊!师:想亲眼目睹她的美吗?生:想。师:(课件:雨中的西湖)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雨中的西湖吗?生:奇。师:奇是什么意思呢?生:奇妙!师:那你觉得雨中的西湖奇在哪里呢?生:到处都是雨雾迷蒙的样子,时隐时现,奇妙无比!师:所以苏轼说,山色————生:空蒙雨亦奇。师:请你用心感受,此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山色生:空蒙雨亦奇。师:雨轻轻的细细的软软的,再读——生:(把声音压得很低)山色空雨亦奇。濛师:这时雨下大了一点,山色——生:(声音大一点)空雨亦奇。濛师:雨越下越大——生:(声音更大)山色空雨亦奇。濛师:谢谢你们让大家听到了雨声。因为有了雨让西湖显得更加奇妙。让我们带着对雨水的感激再读这一句吧!生:齐读山色空雨亦奇。濛⒊感受比喻的巧妙和贴切师: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西子是什么意思啊?师:有谁知道?生:西子就是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师:她是我过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生: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师:是啊,为什么呢?生:因为她们都很美。师: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都是那么的奇妙美丽,西子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所以诗人不禁咏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