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与修辞过关检测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3分)A.国人回家过年的“三紧”:49.7%的人担忧钱包掏空,43.9%的人抱怨时间不够用,31.2%的人为“人情”焦虑。B.面对种种猜测,美国总统布什2月12日在接受采访时称伊朗核问题还有“外交解决”的机会,“动武说”只是“政治噪音”。C.《经济学家》杂志本周刊的封面文章就是“伊朗,下一站?”不仅媒体在猜测,就连美国民主党人也担心伊拉克战前的历史可能重演。D.CCTV“东方时空”2月14日播出节目《“熊猫烧香”水落石出》,以下为节目内容。2.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D.《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3.下列文中(1)→(5)处依次填入的应是()(3分)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1)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造的内销商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2)或者在商标上(3)包装上(4)说明书的图片(5)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1)(2)(3)(4)(5)A.冒号句号逗号逗号顿号B.句号逗号顿号顿号“和”字C.逗号分号顿号顿号顿号D.感叹号句号逗号逗号“或”字4.对下面的比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次,北京某礼堂,首都师范大学李燕杰教授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B.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C.“石缝里的草”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D.“石缝里的草”是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5.将下列8句组成对联,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3分)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③竹直心虚乃吾友④霜叶红于二月花⑤青山有幸埋忠骨⑥水淡性泊是我师⑦柳絮池塘淡淡风⑧带水芙蓉点点雨A.⑦⑧/⑤②B.①④/⑥③C.⑤②/⑥③D.⑥③/⑦⑧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我在街上遇到一个老乞丐,伸着手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糖,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甲。)我不安地紧紧握了握他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凝视着我,笑了笑:“哪儿的话,兄弟!这已经很感谢了,这也是恩惠呵,兄弟。”我也从(我的兄弟乙)那儿得到了恩惠。(1)甲处使用了繁笔,它比用“我掏了掏口袋,里面什么也没”的简笔,表达效果要好得多。请简述好在哪里?(2分)(2)若将乙处“我的兄弟”改为“乞丐”为什么不好?(3分)标点与修辞过关检测答案:1.D2.D3.B4.B5.C6.答案:(1).用了排比作铺陈,写尽当时的窘迫,为下文作好了铺垫。(2).用借代,含义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