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光学基本知识点2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突破1.“用冰取火”时,首先要把冰块磨成()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2.张宁用图2.2-3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2.2-3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2.2-4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4.如图2.2-5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A.u<fB.f<u<2fC.u=2fD.u>2f5.如图2.2-6,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则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未画出)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透镜成像较大B.乙透镜成像较大图2.2-3图2.2-4图2.2-5图2.2-6C.甲、乙透镜成像一样大D.甲、乙透镜成像大小无法比较6.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7.作出图2.2-7中的折射光线。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2.2-8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2.2-8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填像的性质);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能力提升9.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2.2-9所示,此时()A.a为物距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0.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FFFFFFO图2.2-7甲乙丙图2.2-9离可能是()A.7.5cmB.12.5cmC.4.5cmD.10cm11.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10甲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2.2-10乙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象。(1)在图甲中标示出物距。(2)画出图乙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之后的光线。(3)墙上的喜羊羊是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_。该像相对于物是“正立”还是“倒立”的?________。12.使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离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焦距,调节镜头和胶卷的距离,可以在胶卷上成清晰的实像;如果要使所成的像变小,景物离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同时应调节相机,使镜头和胶卷的距离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使所成的像清晰。13.在图2.2-11中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甲凸透镜印有喜羊羊图案的胶片光源FF图2.2-10图2.2-11